思想
-
伊壁鸠鲁主义
伊壁鸠鲁主义是公元前4—3世纪产生于古希腊的一个哲学派别,因其创始人伊壁鸠鲁在雅典自家花园中宣讲他的原子说和无神论,也称为花园学派。 伊壁鸠鲁哲学包括物理学(关于自然界的学说)、准则学(关于认识的学说)和伦理学。伊壁鸠鲁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进一步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学说,认为原子有三种运动:直线式的下落运动、脱离直线的偏斜运动和由此产生的碰撞运动…
-
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是公元前4—3世纪产生于古希腊的一个哲学派别,代表人物有皮浪、阿克西劳、卡内亚德、埃奈西德穆及恩披里柯。 怀疑派哲学是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认识表示怀疑的哲学学说。它认为事物是不可认识的,因为对每一事物都可以有两种相互排斥的意见;既然人们什么也不能确定,就应该放弃判断,放弃认识,平心静气地求得精神的安宁。怀疑主义揭示了人们认识中的矛盾,在…
-
教父哲学
“教父”是继使徒之后出现的一批具有希腊哲学素养和基督教信仰的人,他们主要生活在罗马帝国时期,是基督教教义的重要奠基者和诠释者。 在《米兰敕令》颁布之前,教父们的职责是为处于受压抑状态的基督教信仰进行辩护(卫道士/apologist); 在《米兰敕令》颁布之后,教父们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对各种异端思想的批判来确立正统的教义。 教父哲学对待理性与信仰的基本态度 1 …
-
斯多亚主义
斯多亚主义是公元前4—3世纪产生于古希腊的一个哲学派别,因其创始人芝诺通常在雅典集市的画廊讲学,又称画廊学派(画廊的希腊文是“stoa”)。 斯多亚派哲学分为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以伦理学为中心,逻辑学和物理学只是为伦理学提供基础。这个学派主要宣扬服从命运并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泛神论思想,其中既有唯物主义倾向,又有唯心主义思想。早期斯多亚派认为认识来源于对外…
-
新柏拉图主义
作为中介的新柏拉图主义,盛行于公元3--5世纪,是古典哲学的最终形态。 主要内容: 柏拉图哲学 + 神秘主义信仰 历史地位: 希腊哲学→基督教的中介 代表人物: 斐洛→ 普罗提诺→ 波菲利
-
日喻
柏拉图的日喻、线喻、洞喻 参见:柏拉图的日喻、线喻和洞喻
-
本原论
关于世界的本原,只关注一句话,或者直接给出一个结论“世界的本原是火”,是不负责任的。 正确的做法是,除了知道“世界的本原是火”这个结论,还应该去理解为什么“世界的本原是火”,即火怎么就构成了世界。
-
洞喻
柏拉图的日喻、线喻、洞喻 参见:柏拉图的日喻、线喻和洞喻
-
线喻
柏拉图的日喻、线喻、洞喻 参见:柏拉图的日喻、线喻和洞喻
-
经院哲学
中世纪经院哲学发展梗概 开端: 爱留根纳 - 安瑟伦 主线: 实在论 VS 唯名论 典范: 托马斯·阿奎那 转型: 方济各会三杰/方济各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