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归档:2024年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四章 洛克的政治哲学-在线阅读
第⼗四章 洛克的政治哲学 第⼀节 世袭主义 1688年英国⾰命刚过后,在1689年和1690年,洛克写了他的两篇 《政治论》,其中特别第⼆篇在政治思想史上⾮常重要。 这两篇论著中头⼀篇是对世袭权⼒说的批评。它是给罗伯特·费尔 默 爵 ⼠ ① 的 《 先 祖 论 即 论 国 王 之 ⾃ 然 权 》 ( Patriarcha : orTheNaturalPowe…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三章 洛克的认识论-在线阅读
第⼗三章 洛克的认识论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是⼀切⾰命当中最温和又 最成功的1688年英国⾰命②的倡导者。这个⾰命的⽬的虽然有限,可 是⽬的都完全达到了,以后在英国⾄今也不感觉有任何⾰命的必要。 洛克忠实地表达出这个⾰命的精神,他的著作⼤部分就是在1688年后 ⼏ 年 以 内 问 世 的 。 他 的 理 论 哲 学 要 著 《…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章 哲学上的⾃由主义-在线阅读
第⼗⼆章 哲学上的⾃由主义 在政治和哲学中⾃由主义的兴起,为研究⼀个⾮常重要的很⼀般 性的问题供给了材料,这问题是:政治社会情势向来对有创见的卓越 思想家们的思想有什么影响,反过来问,这些⼈对以后的政治社会发 展的影响又是怎样? 有两种正相反的错误都很常见,我们必得警惕。⼀⽅⾯讲,对书 本⽐对实际事务熟悉的先⽣们,总爱把哲学家的影响估计得过⾼。他 们⼀见某个…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章 莱布尼兹-在线阅读
第⼗⼀章 莱布尼兹 莱布尼兹(Leibniz,1646—1716)是⼀个千古绝伦的⼤智者,但 是按他这个⼈来讲却不值得敬佩。的确,在⼀名未来的雇员的推荐书 ⾥⼤家希望提到的优良品质,他样样具备:他勤勉,俭朴,有节制, 在财务上诚实。但是他完全⽋缺在斯宾诺莎⾝上表现得很显著的那些 崇⾼的哲学品德。他的最精湛的思想并不是会给他博来声望的⼀种思 想,那么他就把这类…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章 斯宾诺莎-在线阅读
第⼗章 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Spinoza,1632—77)是伟⼤哲学家当中⼈格最⾼尚、 性情最温厚可亲的。按才智讲,有些⼈超越了他,但是在道德⽅⾯, 他是⾄⾼⽆上的。因此,他在⽣前和死后⼀个世纪以内,被看成是坏 得可怕的⼈,这是当然的后果。他⽣来是个犹太⼈,但是犹太⼈把他 驱逐出教。基督教徒对他同样恨之⼊⾻;尽管他的全部哲学贯彻 着“神”这个观念,正统信徒…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九章 笛卡尔-在线阅读
第九章 笛卡尔 若内·笛卡尔(RenéDescartes,1596—1650),通常都把他看成是 近代哲学的始祖,我认为这是对的。他是第⼀个禀有⾼超哲学能⼒、 在见解⽅⾯受新物理学和新天⽂学深刻影响的⼈。固然,他也保留了 经院哲学中许多东西,但是他并不接受前⼈奠定的基础,却另起炉 灶,努⼒缔造⼀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这是从亚⾥⼠多德以来未曾有的 事,是科学的进展…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章 霍布⼠的利维坦-在线阅读
第⼋章 霍布⼠的利维坦 霍布⼠(Hobbes,1588—1679)是⼀个不好归类的哲学家。他也 像洛克、贝克莱、休谟,是经验主义者;但霍布⼠又和他们不同,他 是个赞赏数学⽅法的⼈,不仅赞赏纯数学中的数学⽅法,⽽且赞赏数 学应⽤中的数学⽅法。他的⼀般见解宁可说是在伽利略的默化下、⽽ 不是在培根的默化下形成的。从笛卡尔到康德,欧洲⼤陆哲学关于⼈ 类认识的本性,有…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七章 弗兰西斯·培根-在线阅读
第七章 弗兰西斯·培根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是近代归纳法的创 始⼈,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逻辑组织化的先驱,所以尽管他的哲 学有许多地⽅⽋圆满,他仍旧占有永久不倒的重要地位。 他是国玺⼤⾂尼可拉斯·培根爵⼠的⼉⼦,他的姨母就是威廉·西塞 尔爵⼠(SirWilliamCecil)(即后来的柏⽴勋爵)的夫⼈;因⽽他是在 …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六章 科学的兴盛-在线阅读
第六章 科学的兴盛 近代世界与先前各世纪的区别,⼏乎每⼀点都能归源于科学,科 学在⼗七世纪收到了极奇伟壮丽的成功。意⼤利⽂艺复兴时期虽然不 是中古光景,可是也没有近代⽓象;倒⽐较类似希腊的全盛年代。⼗ 六世纪耽溺在神学⾥⾯,中古风⽐马基雅弗利的世界还重。按思想见 解讲,近代从⼗七世纪开始。⽂艺复兴时期的意⼤利⼈,没⼀个会让 柏拉图或亚⾥⼠多德感觉不可解;路德…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五章 宗教改⾰运动和反宗教改⾰运动-在线阅读
第五章 宗教改⾰运动和反宗教改⾰运动 宗教改⾰运动和反宗教改⾰运动,同样都代表⽂明较低的民族对 意⼤利的精神统治的反抗。就宗教改⾰运动来说,这反抗也是政治性 的、神学上的反抗:教皇的威信被否定,他原来凭“天国钥匙权”获得 的那份贡赋不再缴纳。就反宗教改⾰运动来说,只有对⽂艺复兴时期 意⼤利的精神⾃由、道德⾃由的反抗;教皇的权⼒未被削弱,倒有所 增强,不过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