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归档:2024年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25讲-在线讲稿

    上一次我们讲第二节,费尔巴哈哲学与国民经济学。 首先我们讲费尔巴哈哲学,那么费尔巴哈哲学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他重新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批判。 我们说,他和施特劳斯鲍威尔不同,他的这个批判的立脚点,不在黑格尔哲学的范围之内。 我们说施特劳斯的立场是实体,鲍威尔的立场是自我意识,这都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因素。 那么费尔巴哈呢,他提出的这个理论,是对宗教的人本学的批判。…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309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24讲-在线讲稿

    大概从一八四二年四月为莱茵报撰稿,一八四二年十月担任莱茵报的主编。他当时成从事的主要的活动,是作为新闻工作者,进行了很多政论,对当时的政治事件做了很多探讨。 那么这样的一些活动,构成了马克思大概在莱茵报时期的,主要的思想的过程。 在这一段时间当中,马克思思想当中的变化、经历,大体上有这样几个事件。 第一个是同自由人的决裂。 这个自由人,实际上是以这个鲍威尔兄…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359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23讲-在线讲稿

    好,各位同学,我们继续讨论。刚才我们讲到了第一点,马克思对自我意识哲学的一个保留意见。 这个保留意见是说自我意识的立场强调了自由,强调了能动的方面。但是。他是脱离定在。 换句话说,它是和现实世界没有关系的。 就像我们刚才举的那个例子一样,一个披枷带锁的人也可以自由。但是他是内心当中的自由。那么这个自由如何在现实世界当中实现?啊,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啊,这个问…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344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22讲-在线讲稿

    马克思接着又评论了西塞罗和比埃尔培尔的那些解释。 啊他说西塞罗所要求的物理的原因,会把原子的偏斜拖回到决定论的范围里去,而偏邪正是应该超出这种决定论的。 其次,在原子中,未出现偏斜的规定之前,原子概念根本还没有完成。 最后,佩尔依据圣奥古斯丁的权威,按照这个权威的意见,德莫克利特曾赋予原子一个精神的原理,因而责备eb记录,说他想出了一个偏邪来代替这个精神的原…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514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21讲-在线讲稿

    上次我们讲。原子概念。包含两个环节。一个是它的纯粹物质性的存在。另外一个是他的纯粹的形式。 这个。在e b 九五那里,原子的运动首先是直线降落。啊,这个直线降落意味着。原子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是纯粹的质料。 这个无论是在德莫克里特还是在e b 九楼那里都有。换句话说,德莫克里特和伊蒂救了,首先都把原子理解为单纯的治疗或者纯粹物质性的存在。那么这个解释性的原理…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453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20讲-在线讲稿

    啊,我们知道原子论的哲学家,他们要在原子的整个构成当中来解说整个世界。 我们知道一弊救路,它是强调偶然性和任意性的,所以它在原子世界的构成当中,它需要有一个原理。这个原理就是自由的原理。所以呢有的时候呢,他们似乎又说这个偏邪是为了说明自由的。所以无论是西塞罗还是比尔培尔,他们解释这个偏斜的时候,就是一臂就路偏斜的时候啊,有的时候是为了说明碰撞,有的时候是为了…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310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9讲-在线讲稿

    这个我们刚才讲了德莫克利特那个方面。 啊海德格尔经常讲,西方形而上学历史天命的开端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然后德莫克利特第一个,以一种悲剧的形式,开始显现了,这样一种世界历史天命的展开形式。 eb与之完全相反,他在哲学当中感到幸福和满足。他临死的时候洗了一个热水澡,喝了一杯纯酒,然后把他的弟子叫到跟前。关照他们彼此有爱,然后与世长辞。 这是一位哲学家,他在哲学当…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465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8讲-在线讲稿

    那么马克思在下面一点当中讨论什么问题呢?他说我要讨论的是把德莫克里特的自然哲学和一弊救罗的自然哲学等同起来所产生的困难。这就是一般差别。这个主题主要讨论的内容。 啊,这个逻辑很简单,实际上很清楚啊。第一,所有古代的中世纪的和近代的思想家都认为德莫克里特的原子论和eb救助原子论是一样的。现在,在一般差别这个主题下,我要讨论什么问题呢?我要讨论,把这两者等同起来…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524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7讲-在线讲稿

    啊。关于博士论文,我们前面讲到了,重要的是两点, 第一。这是马克思思想,或者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比较稳定的、比较可靠的出发点。前面的有许多内容,我们说当然是一些迹象,是一些可能性。但是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意味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很明确的、比较稳定的出发点。 第二。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本的立场。叫做自我意识。 或者我们也可以大体上说他是和鲍威尔。科本相当接近的哲学…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447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6讲-在线讲稿

    康德费希特在哲学上的那种自我意识立场,使得应有和现有,就是我们讲应当和是。有一个无限的分离。这一点呢马克思是隐隐约约是感觉到的。 我们知道,当我们一般的用应有和现有,对立的时候,他很可以发展出一种批判的观点。对不对?是吧,应当是怎么怎么样的,而实际是怎么怎么样的,实际是那么的糟糕,但他不应该是这样的。他很可以发展出一种批判的观点来。 但是这种批判的观点。这种…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35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