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归档:2024年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5讲-在线讲稿

    好,各位同学,我们继续上课。这个我们看到青年黑格尔派的两位主要的代表人物,啊这个黑格尔哲学在黑格尔去世以后发生了解体。不仅是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的争论,而且是青年黑格尔派自身。啊以施特劳斯为代表的站在实体的立场上,以鲍威尔为代表的站在自我意识的立场上,因此黑恶哲学似乎是发生了解体。 啊当然不久以后,我们看到还有一位人物,那就是费尔巴好,在一八四一年,啊…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427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4讲-在线讲稿

    在青年黑格尔派当中,我们今天要讲两个主要的代表性人物。啊一个是施特劳斯, 施特劳斯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也是黑哥的好学生。啊那么他呢,当时主要是对黑格尔的宗教哲学、啊历史哲学进行阐释进行阐释。他当时提出的一种理论呢是对圣经故事进行所谓历史的批判。 啊那么施特劳斯呢属于青年黑格尔派的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啊那么他这个人呢实际上并不十分激进,这个人,性格…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365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3讲-在线讲稿

    好,各位同学,我们开始上课。一八三一年黑哥去世以后,黑哥学派出现了分化。当时德国的几乎整个哲学界,都是黑格尔控制的。当然也有一些其他人物啊,最著名的是晚年的谢林和叔本华啊,当然他们有一些影响。谢林主要在柏林讲授启示哲学。那么我们知道他和黑哥这些本来有差别。啊,这个差别我们上次提到了,就是在对于绝对者他的这个反思形式方面啊,黑格强调的是思辨推理。逻辑的思辨推理…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475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2讲-在线讲稿

    那么我们总不理解为什么这个这个黄鳝桶里总有那么多泥鳅?啊,后来那个那个菜场里的人就告诉我们说,那个每天晚上啊,这个黄山一桶一桶装来以后呢,每一桶里面要放大概两斤泥鳅进去。啊,为什么要放两斤泥鳅进去呢?因为如果你这个桶里面啊只装黄鳝的话,那么它到它到第二天早晨的时候啊,百分之八十都死掉了。那百分之八十都死掉了啊,但是如果你每一桶里面放两斤泥鳅进去的话,这一桶黄…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365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1讲-在线讲稿

    刚才我们讲了康德和费希特。这两位哲学家的主要的哲学思想。集中在自我意识方面。 自我或者自我意识。 啊。自我意识的纯粹的自发性、能动性。这是德国唯心主义。德国古典哲学。最有创获的成就。他们发挥了自我意识,它的纯粹的能动性的方面,能动性的方面。啊,我们看到首先是康德,然后是费希特。费希特甚至把自我意识提到这样的一个高度。啊,就它不是一般的连接,或者综合, 它还是…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444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0讲-在线讲稿

    维特根斯坦意义上所说的那个我和康德意义上的那个自我意识,在性质上在存在论的性质上是非常类似的。类似在什么地方呢?类似在,它是先验的前提和条件。 啊,实际上是自我意识啊,在先验哲学当中被重新发挥,并且被制定了一个方向。它叫纯粹的活动或者纯粹的自发性和能动性,用来提示什么呢?提示 综合和连接作用、那种活动。 啊,所以一个比较恰当的表达就叫做纯粹活动。纯粹活动的意…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390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9讲-在线讲稿

    我们首先讲德国唯心主义。 上次我们讲了康德的问题。康德所面临的问题。康德的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为可能。 意思说 既予的知识、既予的人类知识。他的前提和条件是什么?他的界限在哪里? 这是康德第一批判的基本的问题。 啊,上次我们讲的那个背景。这个背景是由于。经验论的彻底的发展。导致了人类知识体系的大厦。摇摇欲坠。啊,特别是由于休谟。把经验论发展到最彻底的地…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332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8讲-在线讲稿

    我们刚才讲的那个那个所谓形式的宫廷这个例证啊,大家听了以后,感觉到是这样的,甚至是理所当然的,对吧?指定一个人来切这个蛋糕,而且指定他最后拿自己的一份。他尽可能平均的切这个蛋糕,这样的话就建立一种公平了。 但是我们经过批判发现。他有前提。不仅有前提,而且他是有界限的。不是说可以推广到一切领域当中去的。虽然我们看起这个道理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他。也是有界限的…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326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7讲-在线讲稿

    中国的孩子。从来不是纯粹的个人。而是伦理实体当中的一员。中国的孩子跟父母要钱理所当然,这里可能出现的错误就是把中国的孩子当成美国的小孩来看。这是错误的。因为中国的小孩他不是纯粹的个人。他只是表面上有点像纯粹的个人。 所以中国的小孩我问过一些啊,他们小时候一个想法就是将来能买一辆大客车。这个大客车干什么呢?爸爸妈妈现在没有兄弟姐妹了啊,表兄、表弟、表姐表妹。爷…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332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6讲-在线讲稿

    啊,澄清前提,划定界限, 批判的哲学。从康德开始。或者说主要是由康德建立起来那种哲学。最初的被叫做批判的哲学。费希特的哲学也叫批判的哲学。 而后来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哲学是批判的。因为从康德开始,哲学已经从独断论的迷雾当中解放出来。因此他是批判。那么批判的意思。我说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含义。澄清前提和话题解释。我们知道康德最主要的三部著作。叫做…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29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