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归档:2024年
-
尼采-《瞧,这个人》-在线阅读
瞧,这个人———人如何成其所是 〔德〕尼采 著 商务印书馆 孙周兴译 高妙恣肆的文字、惊世骇俗的思想、卓然独立的哲人——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德国哲学家、诗人。尼采既是哲学家,又是诗人。他的诗歌语言优美,诗意浓郁。他的论战文章,思想深邃,文笔犀利,但他也是个颇有争议的哲学家,近百年来,后世对其评论…
-
《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_【电子书网盘下载_书评_在线阅读_有声书】
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电子书下载地址: 8068_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pdf (访问密码: 8100) 电子书内容简介: 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 内容介绍《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是李银河的力作,是一部质朴而真诚的随笔集。在这本书里,李银河摒弃了一个社会学家和文化斗士的身份,而去省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内心,直率地表达了她对生命的真实感受和深邃思考。…
-
尼采,一位应该被超越的伟人-莫雅平
面对一座万仞高山,我们常常会有说不出多少话来的感觉。同样,面对德国近代哲学家、诗人尼采(Nietzsche, Friedrich Willhelm,1844—1900),我们也有类似的感觉。这个尼采,他曾宣告:“上帝死了!”使西方世界大为震撼。这个尼采,他大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真正理解他的却只是极少数人——他终其一生都与孤独为伴,像很多不幸的天才一…
-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译后记-在线阅读
译后记 1995年夏天,学友李永平先生约我翻译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当时感到盛情难却,就冒冒失失地接了下来。后来由于冗事缠身,进展很慢,直到1997年底才把书译完。《论道德的谱系》是一部名著,已经有了多种语言译本。为了慎重起见,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参照了英译本。但坦率地说,英译本很糟,与原著相去甚远,不具有参照价值。此外,书中的一大段拉丁文,是由中国社科院外…
-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第三章 禁欲主义理念意味着什么?-在线阅读
第三章 禁欲主义理念意味着什么? 智慧要求我们无忧无虑、机敏幽默、强壮有力; 智慧是一个女子,她永远只爱斗士。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一 禁欲主义的理念意味着什么呢? 虽然禁欲主义的理念对人有如此之多的意义,但它主要是表现了人的意志的基本事实:对空虚的恐惧[horrorvacui]。人需要一个目标,因此,人宁可期盼虚无,也不能没有期盼。理解我的意思吗?…
-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第二章-在线阅读
第 二 章 “罪孽”、“内疚”及其他 驯养一只可以许下诺言的动物——这岂不正是自然在涉及人的方面给自 己提出的那种两难的任务吗?这难道不正是人的真正问题之所在吗?……这 个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得到解决,必定使这位善于欣赏起对立作用的遗忘性力 量的人更加惊奇。遗忘性并不像肤浅的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只是一种惯性, 它更是一种积极的、严格意义上的肯定的阻碍力,可以归入这…
-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第一章 “善与恶”,“好与坏”-在线阅读
第一章 “善与恶”,“好与坏” — 人们理应感谢英国心理学家所做的迄今惟一的探索道德发生史的尝试。 他们连同其自身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疑惑,但是我认为,他们恰恰因此比他们的论著更为本质,他们是活生生的疑惑,因此,他们本身就很有意思! 这些英国心理学家究竟要干什么?人们发现他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从事同样的工作,即把我们内心世界的羞愧部分暴露出来,并且从中寻找真正…
-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前言-在线阅读
前 言 — 我们没有自知之明.我们是认识者.但并不认识我们自身。这里的原因很清楚:我们从未追寻过我们自己,因此,怎么可能发生我们有一天忽然认识自己的事呢?人们有理由说:“你们的珍宝所在之处,也就是你们的心灵之所在。”我们的珍宝就存在于我们知识的蜂巢里。我们就像天生的有翅膀的动物和精神的采蜜者,总是为之而忙忙碌碌,我们的心里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件事——把某些东西“…
-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在线阅读
论道德的谱系——一篇论战檄文 本文选取谢地坤译本 《论道德的谱系》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编著的伦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87年。 《论道德的谱系》阐述了强者与弱者的道德谱系,以考察道德偏见的起源为出发点,重点批判了善恶、好坏等传统道德价值取向。该书是尼采超人哲学思想的具体反映,他认为人有强弱之分,强者价值取向有好坏之分,弱者则有善恶之分。强者否定…
-
尼采-《善恶的彼岸》-第九章 什么是高贵?-在线阅读
第九章 什么是高贵? 257 "人"类的每一次提升,都是贵族社会造成的成果,而且永 远都是如此。贵族社会相信人与人之间有巨大的等级差别和价 值差异,认为需要有某种形式的奴役。距离的感伤力,例如若 没有产生于具体的阶级差别,产生于统治阶级总是逼视和俯视 他们的部属和工具,产生于统治阶级发号施令、控制和保持距 离的习惯的那种感伤力,人们就不会希望不断扩大灵魂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