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人类理解论》-第四卷-第十三章 关于知识的一些附论-在线阅读

第十三章 关于知识的一些附论

1 我们的知识一部分是必然的,一部分是随意的——我们的

知识和我们的视觉有许多有相似的地方;而最显著的一种相似关

系,就是,知识亦如视觉一样,既不是完全必然的,亦不是完全随意

的。如果人的知识是必然的,则一切人的知识不只是相似的,而且

人人都会知道一切能知道的事情;如果它完全是随意的,则有些人

竟然会不注意它,竟然会完全没有知识。人只要有感官,则他们便

不能不由此接受到一些观念;他们只要有记性,则他们便不能不保

留一些观念;他们只要有分辨的能力,则他们便不能不知觉到一些

观念间相互的契合或不契合;正如人有了眼睛,在睁开以后,就不

的第四卷

下愚

能不看到一些东西,不能不知道它们的差异似的。不过在光明之

下,一个人在睁开眼睛以后,虽然不能不有所见,可是有些物象,他

仍然可以自由选择究竟要看不要看。在他的书中亦许有悦目的画

图,和启发人的理论,不过他亦许没有心思来打开书,费心一看。

2 看与不看虽是随意的,可是我们只能按事物的真相来知道

它,不能按自己的意思来知道它——人还有可以随意行止的另一

件事,就是,他在转眼向物时,仍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要注意观察它,

是否要专心来精究其中所能见的一切情节。不过他所能看到的,

仍限于他所看到的那样,并不能有所更改。现象为黄的东西,他不

能任意看做是黑的,烫烧他的东西,他不能说那是冷的;地球亦不

能跟着他的意志满被了花草,田野亦不能照着他的心思蒙盖了翠

色,在深冬里,他只要向外一观,则他所看到的不能不是一片苍白。

说到我们的理解亦是一样,在知识方面我们所有的自由,只限于运

用官能来思考此种物象,或收回官能不思考彼种物象;只限于观察

它们时,可以或详或略。但是我们只要一应用它们,则我们的意志

便没有能力来决定人心所知道的事物。能决定知识的,只有那些

明白被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物象。因此,我们的感官只要运用于外

界的物象上,则人心便不能不接受它们所呈现出的那些观念,便不

能不知晓那些外界事物的存在。同样,人的思想只要一运用于有

定的观念,则它便不能不有几分看到它们的契合或相违。这就是

所谓知识。人们如果对自己所考察的那些观念又有相当的名称,

即他们对于表示这种契合或矛盾的各种命题,又不能不确信其真

理。因为一个人看到什么,他就不能不看什么,知道什么,他就不

能不知道自己是知道的。第十四章 判断

3 举数目为例——因此,一个人如果得到数目的观念,并且

费心来比较,一,二,三之和同六,则他便不能不知道它们是相等

的。一个人如果得到三角形的观念,并且找到方法来度量它的角

度和其面积,则他会相信,它的三角等于两直角。而且他之不能怀

疑此点,正如其不能怀疑“一物不能同时存在而又不存在”似的。

举自然宗教为例——一个人如果观念到有一个有智慧而甚脆

弱的东西,而且又观念到那个东西依靠于另一个永恒、全能、全智、

全善的存在着,则他便会确知,人应当尊敬、恐惧、服从上帝,正如

他在看见日光时,确知它是照耀的一样。因为一个人心中只要具

有这两个观念,并且在那方面来运思想,那他一定会确知,低级的,

有限的,依赖的东西应该服从优越的和无限的,正如他在数了“三”

“四”“七”三个数以后,确知它们小于十五似的,正如他在清晨转睛

向日时,确知道它是升起来似的。不过这些真理虽然极其确定,极

其明白,可是一个人如果不肯用自己的才能,来求知它们,那他是

永不会知道的。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二卷 第十二章-在线阅读

    第十二章 克力同 克力同(Crito)是雅典公民。他在性情上最为挚爱苏格拉底,照顾 他,为他准备了所有所需之物。此外,他的儿子克里托布卢(Critobulus)、 赫谟根尼(Hermogenes)、厄庇根尼(Epigenes)和克特西普(Ctesippus), 都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克力同也写了十七篇对话,这些对话以单卷本现存 于世,其题名分别为: 《人是不可…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322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章 康德-在线阅读

    第⼆⼗章 康德 第⼀节 德国唯⼼论⼀般 ⼗⼋世纪的哲学处于英国经验主义派的⽀配之下,洛克、贝克莱和休谟可以看成是这派的代表⼈物。在这些⼈⾝上存在着⼀种他们⾃⼰似乎⼀向不知道的⽭盾,即他们的精神⽓质和他们的理论学说的倾向之间的⽭盾。按精神⽓质来讲,他们是有社会⼼的公民,决不⼀意孤⾏,不过分渴望权势,赞成在刑法许可的范围内⼈⼈可以为所欲为的宽容社会。他们都和蔼可…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239
  • 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第八章 文艺复兴与强权政治——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在线阅读

    第八章 文艺复兴与强权政治[1] ——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 第一节 马基雅维利——作为权术的政治 尼古拉·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 1527)生活在文艺复兴末期的意大利。马基雅维利在他的著 作《君主论》和《论李维的罗马史前十卷》中,讨论了政治领袖 为什么有兴有衰,什么是保住权力的最佳手段。在《君主论》 中,他主张绝对君主制…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443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二卷-第三章 专属于一个感官的观念-在线阅读

    第三章 专属于一个感官的观念 1 简单观念的分类——为了明白设想我们由感觉得来的各 种观念,则我们不妨考察它们进入人心时,被人所知觉时,所由的 那些不同的途径。 第一点,有些观念进入人心时,只通过一个感官。 第二点,有些观念进于人心时,要通过两个以上的感官。 第三点,有些观念是只由反省来的。 第四点,有些观念所以进入于人心,提示于人心,是通过反省 和感觉两种…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6日
    116
  •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四卷 论知识-第十一章 论我们对于其他事物的存在所具有的知识-在线阅读

    第十一章 论我们对于其他事物的 存在所具有的知识 §1.斐 那么,由于只有上帝的存在和我们的存在具有一种 必然的联系,所以我们对于某种事物所可能具有的观念,并不证明 这事物的存在,也正如一个人的图像并不证明这个人在世界上存 在一样。§2.可是,我通过感觉的途径对这张纸的白和黑所具有 的确定性,是和对我的手的运动的确定性一样大的,它仅次于对我 们的存在和对上帝…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8日
    9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