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将希腊古典哲学推向全盛高峰的开路人。他和智者一样顺应历史潮流,主要研究人和社会,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同时,他在批判智者的感觉论相对主义中,大力开创理性主义哲学。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弟子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建了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达成希腊古典哲学最光辉灿烂的全盛。他倡导的理性主义传统成为西方哲学和科学的主流。一直影响着西方文明进程,他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可以和中国思想史上的孔子相比。而他作为思想政治犯被判处死刑的悲剧命运。表明他终生不渝恪守哲学理想和道德原则,不惜为此殉道献身,因此成为后人敬仰的伟大哲人。

苏格拉底的研究有难度。他像孔子一样"述而不作"。没有留下亲自写的著作,我们只能通过他的弟子们记述他的言行的思想资料来了解和研究他,其中最主要的资料又是他的声誉卓著的高足柏拉图写的对话篇。学生的巨大名声淡化了老师的形象,对话篇中思想的分属较难界定;而有些史料着重描写苏格拉底坚贞、崇高的品行和道德修养,似乎只将他看做一位忠于使命的道德实践家。因而忽略深入全面地考察他在哲学创新上的重要贡献。他的政治态度和受审被处死的命运,也使他的形象被蒙上纷争之雾。在苏联的教条主义论判中,他被描绘成一个反动的奴隶主贵族思想家,说他"是一群青年贵族以及这些贵族在政治上的同道者所组成的哲学小集团的领袖"1,他的哲学是"借助唯心主义来论证贵族的道德理论"2。这种贴标签式的曲解如今已不足信。而在当代西方学者中也有一些论著,认为他是因反对雅典民主制而被处死,因而贬低他的思想。我们则应切实根据史料,汲取国内外学术界的合理研究成果,将苏格拉底放到他所处的那个历史时代。实事求是地还他的历史角色和哲学思想的本来面目。

苏格拉底是在希腊古典文明由盛趋衰、城邦奴隶制面临变革的历史转折时期,体现时代精神、倡导哲学变革、奠立理性主义传统,以图改革希腊社会、重新振兴城邦的贤哲。他的哲学变革,不只是使希腊思想演进从自然哲学转向人间伦理道德,更重要的在于他将哲学的主题转向人自身,在人的本性中激扬出一种深蕴逻辑力量的理性精神,其意义已不限于更新道德价值,更在于促使希腊哲学进入结合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体系化新阶段,从而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哲学传统与文明进程。

  1. 敦尼克等主编∶《哲学史》第1卷(上册),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译,第106 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
  2. 敦尼克等主编∶《哲学史》第1卷(上册),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译,第 108 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四节 早期基督教的兴起和古代希腊与罗马哲学的终结

    1世纪初产生而后逐渐壮大的早期基督教,是罗马文明中对后世西方最有巨大而深远影响的一个文化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早期基督教,指基督教自产生、传播至国教地位和基本神学体系的确立,前后约 400 年,就是贯穿罗马帝制时代的基督教,它和罗马哲学平行进展。早期基督教神学的产生与发展。和希腊罗马哲学然密切关联。而后者的最后一个学派-——新柏拉图主义被融会入早期基督教神学,…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1日
    568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三卷 第一章-在线阅读

    第一章 柏拉图 (公元前427—前347年) 柏拉图(Plato)是雅典公民,阿里斯通的儿子。他的母亲是珀里克提 俄涅(Perictione)〔或波托妮(Potone)〕,这个人把自己的血统追溯到梭 伦。因为梭伦有一个兄弟,叫德洛庇德(Dropides);他是克里底亚的父 亲,而克里底亚是卡拉埃斯克鲁(Callaeschrus)的父亲,卡拉埃斯克鲁则 是三十…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897
  • 罗素-《西方哲学史》-绪论-在线阅读

    绪论 我们所说的“哲学的”⼈⽣观与世界观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种 是传统的宗教与伦理观念,另⼀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 这是就科学这个词的最⼴泛的意义⽽⾔的。⾄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 的体系中所占的⽐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不相同;但是唯有这两者 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哲学这个词曾经被⼈以各种⽅式使⽤过,有的⽐较⼴泛,有的则 ⽐较…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323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卷一-在线阅读

    形而上学 卷(A)一0 章一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980a 1 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而在诸感觉中,尤重视觉。25 1 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它感觉,我们都特 爱观看。理由是:能使我们识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 别,此于五官之中,以得于视觉者为多。② 动物在本性上赋有感觉的官能,有些动物从感…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6日
    854
  • 亚里士多德-《论题篇》-第三卷-在线阅读

    第三卷 【1】在下面的讨论中,要考察两个或更多个东西中哪一个更值得选择或更好。但是首先应明确,我们所作的考察并不涉及那些有着许多差别,而且彼此之间差别悬殊极大的东西(因为无人不知道幸福或财富哪个更值得选择),而只涉及相距很近的东西,并且,关于它们,由于我们不能发现一个优于另一个,要论证的是更应该倾向于哪一个。所以很明显,如能在这类东西中表明一点或多点优越之处…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9日
    24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