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将希腊古典哲学推向全盛高峰的开路人。他和智者一样顺应历史潮流,主要研究人和社会,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同时,他在批判智者的感觉论相对主义中,大力开创理性主义哲学。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弟子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建了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达成希腊古典哲学最光辉灿烂的全盛。他倡导的理性主义传统成为西方哲学和科学的主流。一直影响着西方文明进程,他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可以和中国思想史上的孔子相比。而他作为思想政治犯被判处死刑的悲剧命运。表明他终生不渝恪守哲学理想和道德原则,不惜为此殉道献身,因此成为后人敬仰的伟大哲人。

苏格拉底的研究有难度。他像孔子一样"述而不作"。没有留下亲自写的著作,我们只能通过他的弟子们记述他的言行的思想资料来了解和研究他,其中最主要的资料又是他的声誉卓著的高足柏拉图写的对话篇。学生的巨大名声淡化了老师的形象,对话篇中思想的分属较难界定;而有些史料着重描写苏格拉底坚贞、崇高的品行和道德修养,似乎只将他看做一位忠于使命的道德实践家。因而忽略深入全面地考察他在哲学创新上的重要贡献。他的政治态度和受审被处死的命运,也使他的形象被蒙上纷争之雾。在苏联的教条主义论判中,他被描绘成一个反动的奴隶主贵族思想家,说他"是一群青年贵族以及这些贵族在政治上的同道者所组成的哲学小集团的领袖"1,他的哲学是"借助唯心主义来论证贵族的道德理论"2。这种贴标签式的曲解如今已不足信。而在当代西方学者中也有一些论著,认为他是因反对雅典民主制而被处死,因而贬低他的思想。我们则应切实根据史料,汲取国内外学术界的合理研究成果,将苏格拉底放到他所处的那个历史时代。实事求是地还他的历史角色和哲学思想的本来面目。

苏格拉底是在希腊古典文明由盛趋衰、城邦奴隶制面临变革的历史转折时期,体现时代精神、倡导哲学变革、奠立理性主义传统,以图改革希腊社会、重新振兴城邦的贤哲。他的哲学变革,不只是使希腊思想演进从自然哲学转向人间伦理道德,更重要的在于他将哲学的主题转向人自身,在人的本性中激扬出一种深蕴逻辑力量的理性精神,其意义已不限于更新道德价值,更在于促使希腊哲学进入结合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体系化新阶段,从而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哲学传统与文明进程。

  1. 敦尼克等主编∶《哲学史》第1卷(上册),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译,第106 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
  2. 敦尼克等主编∶《哲学史》第1卷(上册),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译,第 108 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埃斯库罗斯悲剧-《阿伽门农》-(二)进场歌-在线阅读

    (宫人自宫内上,点燃祭坛上的火焰后退下;由阿尔戈斯长老们组成的歌队进场) 歌队 光阴荏苒已十载,自从那 普里阿摩斯的强大的指控者 墨涅拉奥斯和阿伽门农王, 阿特柔斯之子;由宙斯赋予 共同的强大王权和王杖, 离开这个国家,统率着 五千条船的阿尔戈斯大军, 作为战斗辩护人出征, 愤怒地声称要进行恶战,…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3日
    523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部-第二篇-第一章-三-在线阅读

    三、第三阶段 1.莱布尼茨 第三是莱布尼茨和沃尔夫的哲学。莱布尼茨在其他方面是反 对牛顿的,在哲学方面也坚决反对洛克及其经验论,同时又反对斯 宾诺莎。他主张思维,反对英国式的感觉,反对感性的存在,主张 思维对象是真理的本质,如同早先波墨主张自在的存在一样。斯 宾诺莎是主张普遍的唯一实体的。在洛克那里,我们已经看到,是 以有限的规定为基础。莱布尼茨的基本原则却…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589
  • 第六章 黑格尔的自然哲学

    在《哲学全书》的第二部分《自然哲学》中,黑格尔并没有对理念 从逻辑向自然界的过渡再作详细解释,因为他前面已经多次阐明,理 念要转化为他在的形式,要获得现实性;在自然界里,理念是作为其 自身的否定性而存在的。对于这种过渡,黑格尔当然没有提供任何 经验性的例证,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件只有用思辨才能把握的事 情,是前此逻辑学理念发展的必然结果。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373
  •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一章 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在线阅读

    第一章 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人类最初的文化形态是宗教和神话,哲学脱胎于宗教和神话的世界观。 世界各民族都有宗教和神话,但不是每一个民族都有哲学。在诸多古代文 明中,只有中国、印度和希腊产生出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并且,这三个民族的 哲学是在大致相同的历史时期诞生的。20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 (K. Jaspers)把人类精神的这一突破时期称为“轴心时代”…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9日
    428
  •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四卷 论知识-第三章 论人类知识的范围-在线阅读

    第三章 论人类知识的范围 §1.斐 我们的知识不超出我们观念的范围,§2.也不超出 对观念之间符合或不符合的知觉的范围。§3.它不会始终是直觉 的,因为我们并不永远能将事物直接地加以比较,例如将两个同一 底边、相等而形状极不相同的三角形的大小直接作比较。§4.我 们的知识也不会始终是推证的,因为我们并不是总能找到中介的 观念。§5.最后,我们的感性知识只是关…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8日
    36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