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笛卡尔的生平与著作

笛卡尔(Rene Descartes),法国著名哲学家,西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其哲学思想对西方近代哲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站在当代哲学的角度重新思考笛卡尔的形而上学, 我们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几十年来对笛卡尔的评价。我们的根据并不在于发现了笛卡尔未曾发表的著作,而在于从他的著作中读出了从前被忽视了的内容,这些内容在当代学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进行具体的分析之前,我们并没有现成的工具可用。我 们尽量不利用从前已有的评价,即使那是一些曾经被认为是很有道理的评价。我们也没有事先确定理解标准,而是打算直接面对笛卡尔自己所写的文本。这样,我们就与其他评价者站在同一起点上,避免了对后者的解释性文字的重新解释。我们相信,通过对笛卡尔原始文本的分析,可以更真实地反映笛卡尔思想的原貌。

笛卡尔一生大致可分成如下几个时期:

出生至求学时期(1596—1616)。1596年3月31日,笛卡尔出生在荷兰海牙。他的祖父是医生,他的父亲是法国布列塔尼(Bretagne) 地区议会的参议员。笛卡尔生来身体柔弱,他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就 已染上重病,并在生下笛卡尔不久就去世了。3年后,笛卡尔随父亲搬到法国布列塔尼地区。他的父亲于同年再娶,小笛卡尔由居住在 海牙的祖母抚养。幼年的笛卡尔虽然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精神上的 培养,但他天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满脑子都是无法回答的问题。 有理由认为其中一些问题具有哲学性质,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开始称他为“哲学家”1参见迪米耶《笛卡尔的理性生活》,第3页,普隆图书出版社,1926。这一节中 关于笛卡尔生平和著作的资料,我们还参考了笛卡尔《形而上学的沉思》(巴黎,弗 拉马里翁出版社,1992)中的附录部分、王太庆翻译的笛卡尔主要著作《谈谈方法》(商 务印书馆,2000)中的序言部分等。,这个称谓在当时的语言中,常常喻指对自然界充满 好奇。笛卡尔8岁时,其父将他送到拉-弗莱斯(La Fleche)学校学习。这是一所当时欧洲非常有名的贵族学校,实施耶稣会士的正规传统教育,传授各种古典学科,如希腊文、拉丁文、诗词、辩论术、历史学、自然科学、数学、逻辑学等等。笛卡尔爱好广泛,他不但对学校传 授的这些学科孜孜不倦地钻研,还广泛阅读课外的奇书怪书。值得一提的是,拉-弗莱斯学校的哲学教育也是一流的,笛卡尔后来曾认为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的哲学教育比得上这所学校。我们从笛卡尔的这个评价中可以推断,他的沉思方法之雏形可追溯到早年的求学时期。1610年,即笛卡尔14岁时,伽利略利用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木星, 这事在笛卡尔就读的学校里曾引起轰动。那是一个注重科学和科学发现的时代,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运动促进了科学研究之风,这对笛卡尔正在形成的思想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也许精神分析学家会注重笛卡尔幼年丧母、情感冷峻以及终身未娶等等因素,但我们暂把这个问题搁置在一边。我们注意到,和许多从前极具天赋的哲学家一样,笛卡尔青少年时期在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时,已经暗含对权威和习惯观念的批判态度。他以陌生的眼光看待从前的文本和周围的世界,努力发现可靠的知识,而这样的知识是经过哲学式的批判得到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便可以理解笛卡尔在1616年于拉-弗莱斯学校毕业后,没有继续埋头于故纸堆里,而是投身于现实生活,以阅读世界这本大书。

游历世界时期(1617—1626)。1617年,笛卡尔中断了书本的学 习,投身于军旅生活。这样的决定竟然出于如下动机:在书本里已经 学习不到新东西。这样的态度也源于对僵死教条(特别是被经院化 了的哲学)的反感,因为笛卡尔一直把这样的教条视为一种古代以来的偏见,认为没有必要在这样的偏见上面浪费时间。2参见迪米耶《笛卡尔的理性生活》,第8页,普隆图书出版社,1926。这是笛卡尔一 生中的重大决定,这一次他游历世界的时间长达10年之久。后来的 研究者,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的中国学者往往忽视笛卡尔的这段经历 对其哲学的影响。实际上其中蕴涵的内容复杂而深刻,足以使我们 重新检讨对笛卡尔的成见。笛卡尔哲学的出发点就是反对教条的, 而且他身体力行。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对笛卡尔哲学作教条化的理 解,从而将其作为形而上学的典范加以批判。面对陌生而又新奇的 世界,笛卡尔的任务是发现和发明。在这一时期,他开始用法文而不 是拉丁文做笔记,这种做法有些像中国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用白话 文而舍弃文言文,两者都是一种革新的姿态。新的文字能表达新的 内容,事实上,后来笛卡尔用他发现的新方法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对 近代以来的西方哲学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字。我们也看到,在生活世 界中,笛卡尔首先是以一个杰出的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身份出现 的,哲学似乎只是后来的副产品。他先掌握了数学、天文学、地球学, 物理学、气象学,甚至医学方面的大量知识,尔后才有了他语惊四座 的哲学著作《谈谈方法》(Discours de la methode)。在这方面,我们认 为以往的阅读明显忽略了两个方向:其一是笛卡尔方法的数学和自 然科学旨趣;其二是这个方法的精神病学和文学旨趣。其原因也不 难理解,因为笛卡尔著作的阅读者基本上都是哲学家,他们对哲学以 外的内容感到陌生,而其他读者的目光往往也到不了笛卡尔这里,因 为他的著作是较艰深的哲学著作。

1620年,笛卡尔放弃了他在军队中的文职工作,开始了几次欧洲 之旅,这样他可以更自由地研究科学。他曾到过荷兰、意大利、德国、 英国等欧洲主要国家。一路上,他从未间断思考数学和物理学的方 法问题。后来在《谈谈方法》的第一部分中,笛卡尔曾描述了自己的 游历动机:他对古代哲学和入们对知识的看法深感忧虑,因为虽然有 最富智慧的人一直在专研,但千百年来几乎在所有的哲学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种种虚假现象改变了他自幼的看法,他不再相信书本知 识,那里的疑惑使他越发感到自己无知,尽管他曾经在全欧洲最好的 学校接受基础教育。笛卡尔的判断是,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学 说像从前人们曾经向他宣扬的那样真正可靠。尽管这些学问里有机 智、雄辩、委婉动人和绝妙的构思等等,但它们就像建立在沙滩上的 宫殿,没有牢固的基础。所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虚假。笛卡尔认为 自己一直在上当,基于这样的考虑,他要趁自已还年轻时去周游各 地,访问各国的宫廷和军队,与不同气质、不同身份的人交往。他相 信在自然和普通人的经验中,有比在书本和思辨中所隐藏的真理更 多的真理,而他心中有辨别真假的强烈愿望。但是,游历虽令笛卡尔 眼界大开,而分辨真假的目的并没有达到,他看到了各国五花八门的 风俗,绝无普遍的“同意”。这促使他静下心来,在收集经验的同时研 究其自身。

遍游欧洲各地后,笛卡尔于1625年重返巴黎。在随后的2年间, 他频繁地参加不同文化领域的社交活动,如巴尔扎克(Guez de Balzac)的文学沙龙、梅桑(Mersenne)的科学俱乐部等,并会见奥拉托利 会(Oratorie,1564年及1611年分别在罗马和巴黎成立的天主教修 会)的神学家等。

构造哲学体系时期(1627—1644)。从1627年开始,在不到2年 的时间内,笛卡尔撰写出第一部哲学著作《指导精神的规则》(Regles pour la direction de l'esprit)中的大部分。这是一部一直没有完成的 著作,后面的一些“精神规则”只是简单地几笔带过。在笛卡尔逝世 之前,这本书一直未引起重视,但是,我们将其视为笛卡尔哲学的真 正秘密和笛卡尔的沉思之出发点。这本书的书名意味深长,其中的 “指导”(direction)也意味着“方向”。就像后来胡塞尔所说的,笛卡尔 的哲学代表了近代哲学对现象学的渴望。我们将在后面指出笛卡尔 的“方向”与胡塞尔的“意向性”之间的相融关系,他们都开辟了一片 哲学的新天地。

在规定了自己的精神方向后,笛卡尔决定开始构建一门非世俗 的哲学(见《谈谈方法》第三部分)。从1628年起,他在法国普罗旺斯地区断断续续隐居了20年,冥思苦想。1629年,他撰写了《论形而上 学》(Traité de Métaphysique)一文。在感到有了一个清晰的出发点 后,便于1630年开始构建他的物理学,这是他哲学体系的第二部分。 此后2年,他专心研究天文学(如彗星现象)、生理学(如身体解剖)以 及力学和数学中的问题,并于1632年创立了解析几何。1633 年,他 写作了《宇宙》(Monde),此书又名《论启蒙》(Traitéde la lumière),其 中最后一部分为《论入》(Traitéde l’Homme)。同年11月,笛卡尔得 知伽利略遭到教皇迫害,决定推迟发表《宇宙》。次年,他完成了《屈光 学》和《气象学》,并把这两篇文章作为附录放在《谈谈方法》的第六 部分。

1635年,在笛卡尔的生活中发生了一段重要插曲,他的私生女 J.弗朗西娜(Juillet Francine)出生了。这女孩是笛卡尔与一个女仆所 生,并在宗教改革后的教堂里接受洗礼。

1637年,笛卡尔《谈谈方法》(Discours de la methode)终于在 荷兰莱顿(Leyde)出版,也许出于谨慎的原因,出版时没有署作者的 名字。这部著作的全名是《谈谈正确引导自己的理性在各门科学中 寻找真理的方法》(Discours de la methode pour bien conduire sa raison et chercher la verite dans les sciences)。在这个书名中,“conduire"的本义是"引导",也就是以上提到的规范精神的“方向",所谓 方法就是引导方向。我们注意到,笛卡尔在这本书中引用了大量自 然科学的例子,在第五部分中几乎以一个专家的笔调描述血液循 环,将这些视为沿着正确道路的例子。这也表明,在笛卡尔的年代, 哲学还是包罗万象的学问,被看做一切科学的根源。

1639年,笛卡尔开始用拉丁文撰写《论形而上学》(Essai de Métaphysique)一书,它的题名为《第一哲学沉思集》(Meditations de prima Philosophia)。

1640年9—10月期间,笛卡尔的私生女弗朗西娜夭折,笛卡尔的 父亲若阿香(Joachim)去世。这一年他埋头写作《论文形式的哲学读 本》(Tout un cours de Philosophia en forme de thèse),这本书为后来 的《哲学原理》(Principia Philosophia)做了奠基性的工作。1641年上半年,笛卡尔接连收到了对他的“沉思”的反驳意见,他写信回应。 同年8 月,《第一哲学沉思集》拉丁文版第一版在巴黎出版,书中还附 有6封“持不同意见者”的来信和笛卡尔的回信。这本书于1642年在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了第二版。

1643年5月,笛卡尔开始与一个王室公主伊丽莎白(Elisabeth) 通信。次年7月,《哲学原理》拉丁文版出版,笛卡尔把它献给这位公 主,以示敬意。这一年,《谈谈方法》的拉丁文版也问世。 笛卡尔晚年(1645—1650)。这是笛卡尔生命中的最后6年。在 这个阶段,笛卡尔完成了从科学到形而上学的最后过渡,成为西方近 代形而上学的奠基人。笛卡尔在与伊丽莎白公主的通信中曾讨论道 德问题,并应伊丽莎白的请求,于 1645年着手写作《论灵魂的激情》 (Traité des passions de l'ame),这也是他写的最后一本书,于4年后 出版。1647年,《第一哲学沉思集》从拉丁文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法 文书名为《形而上学的沉思》(Meditations Métaphysique)。同年,《哲 学原理》也有了法译本。对笛卡尔来说,这年发生的第三件有意义的 事是他和法国当时另一个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Pascal)的会面,他们 一起讨论了关于“虚空”(vide,意为“不在”)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 的线索,所谓“缺失”或“不在”的问题,本该在笛卡尔的视线之外,一向 为笛卡尔的“沉思”所排斥。1647—1648年间,笛卡尔还写了一篇短 文《关于人类身体的描述》(Description du corps humain)。这篇文章 涉及到胎儿形成问题。1864年,《与比尔芒谈话录》(Entretien avec Burman)问世。在这部谈话录中,笛卡尔回答了关于他哲学中一些 重要问题的提问。1649年,应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Christina)邀请,笛卡尔离开普罗旺斯,动身去斯德哥尔摩给这位年轻的女王讲授哲学。因不习惯北方的严寒,体质虚弱的笛卡尔患了严重的肺病, 于1650年2月11日在斯德哥尔摩去世。笛卡尔去世后,他的部分未 发表手稿分别于1657年、1659年、1667年以《书信》(Lettres)为名分3 卷发表。

  • 1
    参见迪米耶《笛卡尔的理性生活》,第3页,普隆图书出版社,1926。这一节中 关于笛卡尔生平和著作的资料,我们还参考了笛卡尔《形而上学的沉思》(巴黎,弗 拉马里翁出版社,1992)中的附录部分、王太庆翻译的笛卡尔主要著作《谈谈方法》(商 务印书馆,2000)中的序言部分等。
  • 2
    参见迪米耶《笛卡尔的理性生活》,第8页,普隆图书出版社,1926。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二卷 第三章-在线阅读

    第三章 阿那克萨戈拉 (公元前500-前428年)① 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赫格西布卢(Hegesibulus)或欧布卢 (Eubulus)的儿子,是克拉佐门尼(Clazomenae)本地人。他是阿那克西 美尼的学生,也是第一个把心灵(mind)置于质料(matter)之上的人, 因为在他一篇以高贵而富于吸引力的语言风格写成的论文的开头,他这…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485
  •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卷二-在线阅读

    本卷内容梗概 【1-56行】埃涅阿斯叙述经历。希腊人设木马计。拉奥孔力陈毁马 大家都安静下来了,集中注意把脸朝着埃涅阿斯。接着特洛亚人的领袖高坐在榻上开始说道: “女王啊,你要我重新说一遍我的苦难,这苦难却是难以言传啊,它包括希腊人是怎样把富饶的特洛亚这可悲的王国夷为平地,和我亲眼看到并且大部分是亲身经历的悲惨事件。说起这些事情,就连阿奇琉斯父子手下的士卒或…

    书籍分录 2024年4月29日
    767
  • 第三节“镜像阶段”论

    1936年拉康在第14届“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年会上提出了他的 “镜像阶段”理论。1949年在第16届年会上他将关于“镜像阶段”的 论文修改后再次提出。 拉康是从法国心理学家瓦隆(Henri Wallon)那里借用“镜像”这 个概念的。但是,他用精神分析的术语重新解释了它。镜像阶段的 观念是通过猿和人的对比而提出来的。猿和人对他们的镜像形象的每个反应都不同。猿…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1.3K
  • 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第七章 自然科学的兴起-在线阅读

    第七章 自然科学的兴起 第一节 方 法 之 争 古代文化的再生,也就是文艺复兴,对实验科学的奠基所 具有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当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崩溃时, 许多学者逃到了西方。他们的到来导致了对古希腊哲学—— 尤其是柏拉图——的重新发现,就好像几百年以前阿拉伯人 使得对亚里士多德的重新了解成为可能一样。借助于15世 纪希腊理论的这种注入,出现了一些使实验科…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790
  • 霍布斯-《利维坦》-第三十六章 上帝的道和先知的言词-在线阅读

    第三十六章 上帝的道和先知的言词 提到上帝或人的言词时,意思并不是指文法学家所谓的名词或动词等词类;同时也不是指那些跟其他言词之间不存在联系、因而不能形成意义的任何简单声音。它所指的是一种完整的讲话或谈话,说话的人用来肯定、否定、下命令、表示允诺、进行威胁、表示愿望或提出询问等。在这种意义下,言词的意义便不是词汇,而是语句,在希腊文中也就是某种讲话、谈话或言…

    书籍分录 2025年9月4日
    13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