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二篇 中世纪哲学-导言-在线阅读

导 言

本篇阐述的“中世纪哲学”,这里特指以神学为形式、以基督教哲学为主

干的西方哲学史发展阶段,也是希腊哲学向西方近代哲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希

腊哲学是以理性为原理探索世界和自我知识的学问,而中世纪哲学,正如恩格

斯所说:“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

到神学中。”①在古希腊罗马哲学的晚期,基督教哲学已经逐步形成并产生了重

要社会影响,因此,哲学史与世界史的分期不尽相同。世界历史中的中世纪,

是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而西方哲学史上的中世纪哲学,要追溯到2

世纪开始形成的教父哲学,可分为2—9世纪的教父哲学和12—15世纪的经院

哲学两个阶段。本篇主要阐述 2—15世纪文艺复兴前夕,中世纪哲学的产生、

发展、分化以及衰落。

从唯物史观的观点看,教父哲学反映了古代奴隶制向封建制演变的意识形

态特征,而经院哲学则是中世纪封建制度成熟和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恩

格斯研究分析了基督教产生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指出“宗教世界只是现实

世界的反映”②,基督教“最初是奴隶和被释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

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③。罗马统治者曾经对基督教运动进行了二百多年的残酷

迫害。在为基督教辩护的过程中,早期教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希腊罗马哲

学来宣扬教义和主张。同时,由于罗马帝国深陷内忧外患之中,“基督教拨动

的琴弦,必然会在无数人的心胸中唤起共鸣”④,大批上层人物纷纷皈依基督

教。这些都为基督教哲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对基督教采取利用、保护和

支持的政策,基督教上升为罗马帝国的“国教”。统治者的积极提倡,推动了

基督教哲学对古希腊罗马哲学的改造和利用,并最终取代了日渐式微的古希腊

罗马哲学的地位。但基督教没有能够挽救罗马帝国的灭亡。从5世纪开始,西

欧进入黑暗时期,在奴隶起义和蛮族入侵的联合打击下,古希腊罗马文明濒临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0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4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5 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9 页。112

导 言

灭绝。11世纪初,在蛮族再次入侵结束后,西欧经济开始复苏,领主封建制度

普遍确立起来,大小诸侯领地和王国林立,古代奴隶制社会也逐渐过渡到中世

纪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中封建主与农奴的阶级斗争、贵族与平民的社会矛盾、

教权与王权的政治斗争,彼此交织在一起,封建统治阶级力图利用宗教来麻痹

和欺骗大众,哲学也不能不披上了宗教的外衣。罗马天主教会依靠组织严密的

教阶制度,与世俗政权争夺权力,扩大势力范围。10世纪至11世纪,最初建

立在法国东部勃艮第的克吕尼修道院发起了清除世俗影响的改革运动,加强了

教会和教皇权势。于是出现了恩格斯所说的“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

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①的情形。

与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相适应,中世纪哲学始终贯穿着信仰和理性的

矛盾、正统和异端的斗争,哲学研究和争论都用神学的形式,在神学世界观的

范围中进行。中世纪哲学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争论也是如此。由于神学的

束缚,也由于罗马教会加强对内部思想异端的迫害和思想控制,利用各级教会

和修道院垄断文化教育,推广神学和教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世纪没有也不

可能出现完整的唯物主义学说,但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唯

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性质,经院哲学应运而生,顺势发展。一般说来,唯名论

经院哲学内的异端,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唯实论是正统学说,属于神学唯心

主义。对殊相与共相的性质和关系问题,唯名论与唯实论各执一端,它们对人

的认识过程的解释都是片面的。通过两派的长期争论,中世纪哲学家继承了古

希腊罗马哲学的思想材料,特别是延续了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传

统,对人类概念思维的特点和过程有了比较深入和辩证的解释,其中奥古斯丁

和托马斯分别是这两个哲学传统的主要代表。他们一方面用神学思辨的形式限

制宗教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蔓延,另一方面也阻碍了理性精神和辩证法因素

的自主发展。随着古希腊哲学典籍越来越多地传回西方世界,越来越深入地被

研究和理解,中世纪哲学的自主程度也越来越大,从神学中独立发展的步伐越

来越快,并最终在封建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程中,迎来了哲学的

彻底解放,发展过渡到近代哲学。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9页。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一节唯物主义科学家

    达朗贝尔(Jean Le Rond Alembert)1717年11月生于巴黎。他 的父亲是一个现役军,母亲则是修道院的修女。这使他刚来到这 个世界时就遭遇险境:被母亲放在木制小箱中,遗弃在巴黎一个小 教堂的台阶上。这栏的行为今天看来是会受到严厉谴责的,但在18 世纪,却是常见的现象。这个被丢弃的孩子日后应为一个名垂青史 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与狄德罗一起主编…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9日
    381
  • 时代

    1.在西方哲学史上,17、18 世纪也常被称做“理性的时代”或“启 蒙的时代”。这两个称谓有时可以互用,但前者范围较宽,可以泛指 整个17、18世纪,以弘扬和尊崇“理性”为时代的特征;后者涵盖较窄, 与这一时期欧洲兴起的“启蒙运动”相应。虽然启蒙思想早在17世纪 初就已经出现了,但一般认为,作为广泛而深刻的思想变革的启蒙运 动是从英国的“光荣革命”开始的,然…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2日
    362
  • 赵林-《西方哲学史讲演录》-导论-在线阅读

    哲学是什么和哲学有什么⽤? —— 导论 —— 同学们,晚上好! 本学期我来给⼤家讲“西⽅哲学史”通识课,今天我先讲“导论”。 哲学课涉及⼀些⾮常抽象、同时也⾮常⾼深的问题,如何能够把这些抽象⽽⾼深的问题讲得让⼤家愿意听、听得懂,这是对我这门课程的⼀个严峻挑战。⼤家都知道,在我们这个特定的政治环境⾥,同学们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受到哲学的教育,进⼊⼤学后又要学⼀门…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3日
    519
  •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线阅读-09

    七 克尔特人和德意志人的氏族 由于篇幅的原因,我们不能详细研究今天仍然在各种不同的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中间以比较纯粹或比较模糊的形式存在着的氏族制度,或者亚洲的文化民族的古代历史上的氏族制度的痕迹了。这两者是到处都可以见到的。只举几个例子:在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氏族的时候,那一位曾经费了莫大气力去误解氏族问题的麦克伦南,就已经证实了氏族的存在,并且大体上正确地描…

    书籍分录 2024年4月30日
    736
  • [美]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再版序-在线阅读

    再版序 一 出版商希望我借此次《哲学的故事》再版之机,为读者解读一下当今文坛的“概论”之风,以及本书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有这样的机会,我很高兴。本书瑕疵重重,依然能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可,着实令我感激万分,故以只言片语聊表谢忱。 “概论”之风的兴起或可以说是顺应了时代的呼声。在这个时代,知识高度积累,无限延展,各个分门别类的学科衍生出更加细致的分支。望远镜让人类看…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28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