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人类理解论》-第四卷-第十五章 概然性-在线阅读

第十五章 概然性

1 所谓概然性就是根据可以错误的证明而见到的一种契

合——所谓解证是用恒常地在一块联系着的明显不变的证明作为

媒介,来指示出两个观念间的契合或相违来。至于概然性则是我

w第四卷

们用本没有恒常不变联系(至少亦是我们见不到这种联系)的各种

证明作为媒介所见的貌似的契合或相违。不过概然性大部分已足

以诱使人心来判断一个命题之宁真而非伪,或宁伪而非真。我们

可举例来说明这两种心理作用。就如在解证时,一个人如用中介

观念来指示三角形的三个角等于两个直角,则他可以认识那三个

角和那些中介观念有一种确定不变的相等联系;因此,他就凭直觉

知道了各段中各中介观念的契合或相违,而且在全部进程中,他也

都可以明白看到那三个角子和两个直角在相等方面是契合的或相

违的;因此,他对于这种关系就有一种确定的知识。不过另一个

人,如果不肯费心来观察那个解证,而当他听数学家(一个有信用

的人)说,“三角形的三角等于两直角”时,他就同意它,也就信它为

真的。在这里,他的同意的根据只在事物的概然性,他所用的证明

亦大部分是真的。他的证据取之于那个人,而那个人向来所说的

话多半与他的知识不冲突,而且亦并非不知而言的,尤其在这个事

体方面为然。因此,他所以同意于“三角形的三个角等于两个直

角”的这个命题,而且他所以在不知道这些观念相契合时,就认它

们是相契合的,乃是因为说者在别的情形下是诚实的,或者因为听

者假设在这种情形下,他是诚实的。

2 概然性可以补助知识的缺乏——我们的知识如前所说既

然是很狭窄的,而且我们亦不曾侥幸在我们所考察的样样事物方

面都找寻出确定的真理来,因此,我们所思想、所推论、所奉行的大

多数命题,我们对它们的真实性并没有毫无意义的知识。不过有

些命题亦十分近于确实性,因此,我们便不怀疑它们,而且我们亦

能坚定地相信它们,决心地照那种同意行事,好像它们是无误地解第十五章 概然性

证出的,好像我们对于它们的知识是完全而确实性的。不过信念

亦有各种等级,从接近于解证和确性的地步起,可以一直降到不可

保和不可靠的地步,甚至于降到不可能性的边境上。至于同意,亦

有各种等级,从充分的确信和信念起,可以一直降到猜度、怀疑和

不信。因此,我既然找寻出人类知识和确信的边界来(我想),所以

我其次就要来考察概然性同意(或信仰)的各种等级和根据。

3 我们可以借概然性在未知事物为真之时,就擅拟其为真

的——所谓概然性就是“多半为真”的意思。这个名词的含义本身

就指示出,对于这样一个命题,是有一些论证或证明,使人相信其

为真的。人心如果采纳了这类命题,那就叫做信仰、同意或意见。

所谓信仰等等,就是,我们虽不确实认知一个命题是真实的,可是

我们会因为各种使我们信以为真的论证或证明承认它是真的。由

此我们就看到,“概然性”和“确实性”之差异,信仰和知识之差异就

在于:在知识的每一部分,都有一种直觉,而且每一个中介观念,每

一步骤都有其明显的、确定的联系。在信仰方面,便不如此。使我

信仰的,乃是与我能信仰的事情无关的另一种东西。这种东西两

边并未明显地连接起来,因此,它便不能明显地指示出我们所考察

的那些观念的契合或相违来。

4 概然性有两种根据,一种是与自己经验的“相契”,一种是

别人经验所给的证据——概然性只可以在我们缺乏知识时,来补

充那种缺陷,并且来指导我们。它所表现出的各种命题,我们对之

并无确知,只有相信它们为真的一种倾向。所谓概然性的根据,简

言之,有两种:

第一,是任何事物和我们的知识、观察同经验所有的一种相符

心第四卷

:和

关系。

第二,就是声明自己观察和经验的别人的证据。在他人的证

据方面。我们第一要考察数目多少,第二要考察忠实与否,第三要

考察证人的技巧,第四要考察作者的原意,如果我们引证书中的证

据,第五要考察所说的各部分各情节是否一贯,第六要考察相反的

证据。

5 在达到判断以前,一切助成的或反对的契合都必须先行考

察——在概然性方面既然没有直觉的明白性,确然使理解有所决

定,并且产生出确定知识来,因此,人心要想有条有理往前进行,则

它应该先考察概然性的一切根据,并且看看它们怎样可以助成或

驳倒一个命题;然后再来同意它或否决它。因此,在通盘考察以

后,它才可以按照概然性根据在此边或彼边的优越程度的大小,来

发生或强或弱的同意。例如:——

我看见一个人在冰上行走,那就超过概然性,而是知识。但是

如果有一个人告我说,他在英国曾见一人在严冬里在冻结了的水

上行走,则这个报告同日常所见的事情是很相契合的,因此,这个

事实的叙述如果没有明显的可疑之点,则按照物理来讲,我是很容

易相信它的。但是你如果把同样事情告诉给生在热带上的一个人

听,则全部概然性就都依靠在证据上,因为他根本不曾见过,甚至

于不曾听过那回事。在这里,说话的人数如果愈多,他们的信用如

果愈大,而且他们说谎话亦与他们没有利益,则这回事情便会按着

情形或多或少得到人的信仰。但是一个人的经验如果一向就同此

相反,而且从未听过类似的事情,则证人的最无瑕疵的信用亦难以

使他发生信仰。有一次荷兰公使把荷兰国的详情告诉安南王(他第十六章 同意的各种等级

是爱问的)说,“在那个国家,在冷季里水有时变得坚硬,使人可以

在上行走,而且他如果在那里,水亦可以把他的象载得动”。但是

那个国王却答复说:“我一向认你是一个清醒正派的人,所以你所

说的奇怪事情,我都相信,不过现在我确乎知道你是在撒谎了。”

6 概然性可以有很多的花样——一切命题的概然性都是建

立在这些根据上的,就是说,一个命题愈与自符的知识相契合,愈

与确定的观察相契合,愈与恒常的经验相契合,愈与多数可靠的证

据相契合,则它的概然性亦就愈大,反之,则它的概然性亦就愈小。

不过除此以外还有另一种根据,这种根据在其自身虽不是概然性

的真正根据,可是人们常当它是一种根据,而且他们常依此来规范

其同意,并且依此来固执其信仰。这就是所谓他人的意见。不过

要依靠这个,乃是最危险不过的,而且也最易陷于错误,因为在人

方面比在真理和知识方面比较易于含着较多的虚伪和错误。如果

我们所赞美的那些人的意见和信念,可以当做同意的根据,则人们

正可以在日本成了异教徒,在土耳其成了回教徒,在西班牙成了天

主教徒,在英国成了新教徒,在瑞典成了路德教派。不过关于同意

方面这种错误的根据,我将要在别的方面详为论述。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一节 霍尔巴赫的生平与著作

    霍尔巴赫(Paul Heinrich Dietrich Holbach)1723年出生于一个 天主教贵族家庭,从小就由他的叔叔、一个富有的征税官照管。他的 叔叔自1713年起住在巴黎,后来被封为贵族,获得男爵称号。1744— 1749年,霍尔巴赫随叔叔生活在荷兰,在莱顿地区学习法律。1749年 起,霍尔巴赫定居巴黎,并取得法国国籍。他很快就与狄德罗代表的 百…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9日
    905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 译者后记-在线阅读

    第一卷 译 者 后 记 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一般简称“哲学史”)是一部重要的 古典哲学著作。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奠基人都很重视此书。马克思 很早就仔细读过黑格尔的“哲学史”,对这书作了很高的评价,并曾 在“德意志思想体系”中多次加以引证,特别是引证了第三卷的内 容。恩格斯在许多著作和通讯里也提到黑格尔的哲学史,特别在 “自然辩证法”里,对黑格尔“哲学史”中…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324
  • 柏拉图-《法篇》-第二卷-在线阅读

    第 二 卷 652 雅典人讨论这些事情所产生的下一个问题,我想,是这样 的。正确控制酒杯可以封闭我们的天然性情,但这样做才是惟一 值得推荐的办法吗?或者说饮酒还有其他某些值得考虑的、严肃 的益处?是或不是?我认为是,或者说我们的论证似乎在提出这 种建议。但若我们只想知道这些益处是什么,那么我们必须提高 警惕,提防它给我们布下的圈套。 克利尼亚请继续说下去。 …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1日
    442
  • 尼采-《瞧,这个人》-瓦格纳事件-在线阅读

    瓦格 纳 事 件 357 一个音乐家的问题 为了正确地对待这本著作,人们必须忍受音乐的命运,有如忍 受一道未愈的伤口。——如果我忍受音乐的命运,我到底是在忍 受什么呢?就是忍受音乐已经丧失了它那美化世界、肯定世界的 特征,——音乐成了颓废音乐,不再是狄奥尼索斯的笛声了……但 假如人们感觉到音乐事业就像他自己的事业,就像他自己的苦难 史,那么,人们就会发现这本…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216
  • 赵林-《西方哲学史讲演录》-导论-在线阅读

    哲学是什么和哲学有什么⽤? —— 导论 —— 同学们,晚上好! 本学期我来给⼤家讲“西⽅哲学史”通识课,今天我先讲“导论”。 哲学课涉及⼀些⾮常抽象、同时也⾮常⾼深的问题,如何能够把这些抽象⽽⾼深的问题讲得让⼤家愿意听、听得懂,这是对我这门课程的⼀个严峻挑战。⼤家都知道,在我们这个特定的政治环境⾥,同学们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受到哲学的教育,进⼊⼤学后又要学⼀门…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3日
    41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