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赫伯特的宗教观点

赫伯特关心宗教问题,他的宗教观点对后来有很大影响。有人 认为,《论真理》的主题实际是宗教问题,认识论只是为说明宗教问题 所作的准备。这种说法有些绝对,因为《论真理》中认识论观点毕竟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有独立的价值,显然不仅仅是为宗教目的 而作。但不可否认,宗教问题在赫伯特的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即使 在《论真理》中也十分明显。除了《论真理》中的有关章节外,赫伯特后期的许多著作也是关于宗教的。他的宗教观点的基本倾向很明确, 那就是,反对教会权威对信仰的统治,主张将宗教信仰和行为建立在 “共同概念”和“正确理性”的基础上;反对基督教唯我独尊的正统地 位,通过比较研究,证明基督教和各异端宗教具有基本相同的性质。 赫伯特的观点对后来的非正统宗教思想有很大影响,人们甚至将他 与常被称做“无神论者”的霍布斯斯宾诺莎等人相提并论。1633年 《论真理》被列为罗马教会的禁书。

赫伯特认为宗教的根本原则必须以“共同概念”为基础,“共同概 念”具有人们普遍同意的确实性。“共同概念的体系,至少就神学的 范围内而言,在各时代都明显被每一个正常人所接受,对它的正当性 不需要任何进一步的证明。”①赫伯特提出了宗教原则所依据的五个 “共同概念”,即:(1)有一个至上的上帝存在;(2)上帝应当受到崇 拜;(3)德行和虔诚是宗教实践的最重要部分;(4)人应当用忏悔为 他们的罪过赎罪;(5)人在今生之后将受到赏罚。他认为,“真正的天 主教会”就是建立在这五个“共同概念”的基础上的。

赫伯特将上述五个“共同概念”当做鉴别真假宗教学说的标准。在 西方的基督教批判思想中,对宗教的看法往往集中在对启示的看法上。 赫伯特认为启示的真理是存在的,因为它来自上帝。启示的真理的性 质与其他真理的性质不同,其他真理依赖于我们的能力,启示的真理依 赖于上帝的权威。但是启示的真正意思是什么,需要鉴别。这种鉴别 必须根据我们的能力,归根结底必须根据“共同概念”。他说, 并非每一宣称启示的宗教都是好的,并非每一由宗教权戚 所教导的学说都是永远必要的乃至有价值的。有些根据启示的 学说可以被放弃,其中有些应当被放弃。就此而言,共同概念的 教导是重要的。的确,没有它们就不可能在启示乃至宗教中确 定任何辨别标准。②

① 赫伯特:《论真理》,第291页,洛特里奇/托莫斯出版社,1992。

② 同上书,第 289 页。

赫伯特以《圣经》中的“十诫”为例,说明如何辨别它们是不是“共 同概念”或启示的真理。他认为,第一诫的意思是说,只有上帝应得 到最大的尊重,因此上帝命令只有他才能受崇拜;第二诫的意思是 说,因为人能形成使人尊崇的偶像,所以上帝禁止任何象征和偶像; 第三诫的意思是说,因为人们可能会藐视至善,用轻薄的言行诽谤 它,所以上帝不允许妄称上帝的名字;第四诫的意思是说,为使人既 不过于劳累也不过于安逸,因此上帝命令人工作六天后,用一天的时 间休息和向上帝做礼拜;第五诫的意思是说,为避免人们将他们与父 母的关系看成是第一因,以致将父母当做神圣崇拜的对象,所以上帝 告诉人们从对父母的孝敬中有望得到什么样的好处;第六诫的意思 是说,为使人除了因自保外不得伤害自己和他人,上帝禁止杀人;第 七诫的意思是说,为避免使人认为爱任何东西都是可允许的,上帝不 允许通奸;第八诫的意思是说,为避免使人通过拿别人的财产而使自 己致富,上帝禁止偷盗;第九诫的意思是说,为使真理得到确立,上帝 禁止作假证;第十诫的意思是说,为避免使人认为可以侵占他人的权 利,上帝责令人要内心知足。通过上述分析,赫伯特确认“十诫”是对 “共同概念”的概括,它们是启示的真理。

赫伯特对《圣经》的教义不是盲目接受而是进行分析,表明他对 《圣经》权威性的怀疑。他的怀疑建立在一个认识论观点上:凡是历 史上发生的事情都不是后人直接认识的,都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因此,关于历史事件的报告对于作者也许是真实的,但对于把它们当 做第二手资料的后人来说都是或然的。根据这一观点,他主张把以 “共同概念”为根据的知识与以历史报告为根据的信仰区分开来。 他说:

即使没有任何作家能成功地描述过去,即使没有任何对以 前时代的记载存在过,我们也应当承认,永恒的真理可以从对象 本身,可以从共同概念,可以从神圣的普遍天意中引申出来。人 们可能会说,我以此破坏了对历史的任何信念,使那些为我们提 供创世史和赎罪史的人所做的事情显得并不重要。正相反。我 对这些作者极为尊重,但是,我对上帝的相信……不是来自历 史,而是来自共同概念的教导,尽管有关方法、时间和其他情节 的问题我是从作者得知的,这些问题是信仰的材料。以上考虑 没有消除或贬低对《圣经》记载的信仰。与大多数人一样,我完 全接受这些报道,而且乐于相信上帝可能做出了更大的奇迹,如 果任何这样的奇迹被记载的话。不过,我将知识和确实性与建 立在报告基础上的信仰区分开,这使我可以将各宗教中我们所 能知道的东西与我们所能相信的东西分开。①

至此,赫伯特的意思似乎是要对知识和信仰划界,将它们限制在 各自的领域,互不干涉。但这不是他的本意。他清楚地看到了知识 和信仰之间的冲突,他认为,因为历史的记载是或然的,所以当根据 历史记载的信仰与知识发生冲突时,就应当坚持知识,修正信仰。 他说:

如果由于粗心或时间的推移使任何诬蔑上帝的段落,或对 那些公认的神圣属性发生怀疑的段落,混入一本经书或世俗读 物中,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应当同意修改这部著作——以前已经 这样做过——或者因为解释者所说的观点与共同概念冲突,违 反了作者的本意,甚至违反了信仰的类比,而指责他们的错 误宪?②

如果说在《论真理》中赫伯特对《圣经》的权威性的怀疑还比较含 蓄的话,那么,他在《俗人的宗教》中就比较明确了。他在该书中指出, 应当把《圣经》当做历史看待,并对它进行考察:其中被人们普遍同意 的内容可以作为上帝的“道”来接受,否则就只应看做是人的意见,或 看做含糊的、无意义的东西。

① 赫伯特:《论真理》,第315页,洛特里奇/托莫斯出版社,1992。

② 同上书,第316页。

《俗人的宗教》主要讨论了俗人如何在各种宗教中选择最佳宗教 的问题,其基本原则与《论真理》是一致的。赫伯特认为,要作出正确 选择必须根据理性的指导,也就是要根据关于宗教的五个“共同概 念”。在《异教徒的宗教》一书中,赫伯特考察了古代宗教思想是否有 真理因素的问题。他通过分析证明,关于宗教的五个“共同概念”就 是古代宗教思想共同具有的真理因素。因而他断言:古代异教并不 像人们想像的那样荒谬和愚蠢。在《一位教师与他的学生的对话》 中,他再一次论证了理性和“共同概念”对于真正宗教的重要作用。 在这些著作中,与“共同概念”的普遍性相联系,他还从不同侧面表达 了宗教宽容的思想。可以看出,他对理性和“共同概念”的强调成为 贯穿他的宗教观点的一条主线。主要因为这一点,人们将他与英国 后来的理神论运动联系起来,认为他奠定了理神论的理论基础,称他 为“英国的理神论之父”。①

① 关于赫伯特与后来理神论的关系,学术界存在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没有任 何证据表明赫伯特对后来的理神论者有重大影响。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四卷-在线阅读

    第四卷 【1】 一切的技术和科学,只要其研究不限于事物的部分,而是以某一终极的种为对象,那么隶属于每一个种的事物就应由单一的一门技术或科学来研究。例如,体育科学要研究,什么样的训练对什么样的身体有利,什么样的训练是最优良的(最优良的训练方式必定是适宜于那些天生体质卓绝而又拥有最优裕的生活条件的人的训练方式),以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什么是他们全都能接受的一种训…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30日
    380
  •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四卷 论知识-第三章 论人类知识的范围-在线阅读

    第三章 论人类知识的范围 §1.斐 我们的知识不超出我们观念的范围,§2.也不超出 对观念之间符合或不符合的知觉的范围。§3.它不会始终是直觉 的,因为我们并不永远能将事物直接地加以比较,例如将两个同一 底边、相等而形状极不相同的三角形的大小直接作比较。§4.我 们的知识也不会始终是推证的,因为我们并不是总能找到中介的 观念。§5.最后,我们的感性知识只是关…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8日
    482
  • 霍布斯-《利维坦》-第四章 论语言-在线阅读

    第四章 论语言 印刷术虽然是很具天才的发明,但和文字的发明比起来则相形见拙。究竟是谁最先发现了文字的用法已经无从得知了。据说首先将文字传入希腊的人是腓尼基王阿基诺尔的儿子卡德谟斯。这是一项为利至溥的发明,可以延续有关过去时代的记忆,可以使散处于全球为数众多而相距遥远的地区中的人类互相勾通。同时,文字的发明也是很困难的,因为这是细心观察舌头、软颚、嘴唇等等语言…

    书籍分录 2025年9月4日
    140
  • 第一节 社会的科学

    孔德是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他创造了“社会学”(Sociologie)一 词,意为建立在社会事实基础上的科学。在他之前,圣西门已经宣布 了一门实证的哲学与政治学,但是孔德的学说更具有社会学意义。 孔德的实证态度来源于科学经验,即寻找事实中的关系。他的思想 先驱,除了圣西门,还有百科全书派思想家达朗贝尔、杜尔哥、孔多塞。 孔德所谓“社会事实”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物质…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9日
    403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真实的和虚妄的观念-在线阅读

    第三十二章 真实的和虚妄的观念 1 真实和虚妄照其本义讲只是属于命题的——顾名思义讲 来,虽然只有命题才有真假之分,可是各种观念有时亦被人叫做是 真的或假的,因为我们看到,人们在用字时,都很随便,都容易违背 了谨严的、本来的意义。不过我仍觉得,我们在称各种观念为真或 假时,常有一种秘密或暗中的命题以为那种名称的基础。我们如 果一考察有什么特殊的情节,使它们被…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6日
    22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