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道德的讲座-在线阅读

道德的讲座

有人对查拉图斯特拉夸赞一位智者,这位智者能就睡眠1《诗篇》4,8:“我必安然躺下睡觉,因为独有你耶和华使我安然居住”。《箴言》3,24:“你躺卧,睡得香甜”。《传道书》5,11:“劳碌的人睡得香甜,富足人,却不容他睡觉”。和道德作一番精彩的说教:他为此受到极大的尊敬和感谢,所有的年轻人都坐在他的讲座之前。查拉图斯特拉走到他那里,跟所有的年轻人一起坐到他的讲座面前。这位智者如是说:

“对睡眠要怀有敬意和羞耻心!这是头一件要事!对一切不能安眠、在夜间醒着的人,要避开他们!

就是小偷也羞于惊醒入睡者:他在夜间也总是蹑手蹑脚悄悄走路。可是,更夫没有羞耻心,他不知羞耻地携带着号角。

睡眠决不是容易的事:要睡好,需要你整天睁着眼睛。

每天,你必须克制自己十次:这会给你带来充分的疲劳,这是灵魂的鸦片。

你必须再跟你自己和解十次;因为克制是苦事,不和解的人睡不好。

每天你必须找到十条真理;否则你在夜间还要寻找真理,你的灵魂就会饿得慌。

在白天你必须笑上十次,保持快活;否则你的胃将在夜间干扰你,胃是忧愁之父。

此事知之者甚少:可是要睡得好,必须具备一切道德。我会做伪证么?我会去通奸么?

我会对邻家的婢女起淫心么2《出埃及记》20,16,17:“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这一切都跟良好的睡眠水火不相容。

此外,即使具备一切道德,还必须懂得一件事:甚至是这些道德,也要在恰当的时候送它们入睡3例如独立心和从顺这两种品德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要看情况而使其中之一的品德睡去。

这些美德小女子4德语道德die Tugend是女性名词,故称之为女子。,别让她们互相争吵!别让她们为你争吵,否则,你就倒霉了!

跟上帝和邻人保持和睦:良好的睡眠要求你这样做。跟躲在邻人间的魔鬼也要相安无事5跟潜伏在邻人内心里的恶以妥协为妙,以免招惹麻烦。!否则,他会在夜间到你身边来作祟。

对官府要尊敬,要服从,即使对于不正当的官府也要如此!良好的睡眠要求你这样做。当权者不愿走正路,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把自己的羊群带往肥沃的草原上去的,我总要称他是最好的牧人6让人民过好日子的政府。《诗篇》23,1,2:“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约翰福音》10,11:“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若是雇工……他并不顾念羊”。:他这样做,是符合良好睡眠的要求的。

我不要很多荣誉,也不要大量财宝:这些会使脾脏发炎。可是没有一个好名声和一笔小小的财富,也睡不好。

我情愿跟小范围的人们交往,不愿跟坏朋友打交道:不过,朋友交往,也要在恰当的时候。这样才符合良好睡眠的要求。

精神贫穷的人也使我很喜欢;他们促进睡眠。他们是幸福的7《马太福音》5,3:“精神贫穷的人是有福的。”精神贫穷的人亦译“神贫的人”、“虚心的人”、“谦虚的人”。,特别是对他们的言行总是给予肯定的时候。

对于有德之人,白天就这样过去。当夜晚降临,我就很小心、不召唤睡眠!它也不愿受召,睡眠乃是各种道德之主。

我不召唤睡眠,却对我在白天所行的和所想的进行反思。我像母牛反刍一样颇有耐心地反思自问:你的十条克制是些什么呢?

还有,十次和解、十条真理以及使我心平气和的十次大笑,又是些什么呢?

经过如此思考,让四十种反思摇我入睡,不召而至的睡眠,这位各种道德之主,就突然光临了。

睡眠拍拍我的眼皮:眼皮就变得沉重了。睡眠碰碰我的嘴:嘴就老张开了。

确实,它是蹑手蹑脚地走过来的,这个小偷中最可爱的小偷,它偷走我的思想:我像那个讲座一样呆头呆脑地站在那里。

但我没站立很久:我已经躺下了。”——

查拉图斯特拉听了智者如是说,他心里发笑:因为他恍然大悟。他对他的心如是说:

这位有四十种反思的智者,我看他像是个呆子:可是我相信,他很懂得睡眠之道。

谁要是住在这位智者的附近,他就幸福了!这种睡眠是有传染性的,哪怕隔一道厚墙,也会传染给你。

甚至在他的讲座上也藏有魔力。青年们坐在这位道德的说教者面前,不是白坐的。

他的智慧就是:保持醒觉,是为了睡得好。确实,如果生存并无意义而我又必须选择无意义,那么,对我说来,这也是最值得选择的无意义8对智慧的辛辣的讽刺。了。

现在我明白,从前当人们寻找道德老师时,他们首先要找的是什么。他们寻找良好的睡眠,由此寻找罂粟花9罂粟花外观很美,但有催眠的麻醉作用。似的道德!

对于这些讲座的该赞美的一切智者,智慧就是不做梦的睡眠:他们不知道人生还有什么更大的意义。

就是在今天,还有些人,像这种道德的说教者,但并不总是像他们这样正直:不过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他们不会再站得长久了:因为他们已经躺下了。

这些嗜睡者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会很快打瞌睡。——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0每章结尾的这句惯用语乃是模仿梵文经书中的用语:Iti vutta kam,意为圣者如是说。

  • 1
    《诗篇》4,8:“我必安然躺下睡觉,因为独有你耶和华使我安然居住”。《箴言》3,24:“你躺卧,睡得香甜”。《传道书》5,11:“劳碌的人睡得香甜,富足人,却不容他睡觉”。
  • 2
    《出埃及记》20,16,17:“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
  • 3
    例如独立心和从顺这两种品德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要看情况而使其中之一的品德睡去。
  • 4
    德语道德die Tugend是女性名词,故称之为女子。
  • 5
    跟潜伏在邻人内心里的恶以妥协为妙,以免招惹麻烦。
  • 6
    让人民过好日子的政府。《诗篇》23,1,2:“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约翰福音》10,11:“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若是雇工……他并不顾念羊”。
  • 7
    《马太福音》5,3:“精神贫穷的人是有福的。”精神贫穷的人亦译“神贫的人”、“虚心的人”、“谦虚的人”。
  • 8
    对智慧的辛辣的讽刺。
  • 9
    罂粟花外观很美,但有催眠的麻醉作用。
  • 10
    每章结尾的这句惯用语乃是模仿梵文经书中的用语:Iti vutta kam,意为圣者如是说。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一节 真诚与浪漫

    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传统神学的批判,近代西方哲学家 ① 参见泽特纳《谢林》,第207页,斯图加特,弗洛曼出版社,1954。 的信仰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对上帝的认识常常是不同于单纯的宗 教信仰的。作为谢林的前辈,不论是莱布尼茨、斯宾诺莎,还是康德 和费希特,他们都是从理性范围来承认和认识宗教的本质和作用,他 们的泛神论和理性宗教观对谢林都有直接的影响。与此…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485
  • 文聘元-《现代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二十章 人的存在与自由-在线阅读

    第二十章 人的存在与自由 萨特的哲学能使您重新认识世界与他人。 在讲萨特的思想之前,我们先讲几句他的作品,因为,萨特的作品确实丰富,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如此。 萨特的主要哲学著作如下:《论想像》、《情感理论概论》、《想像之事物:想像的现象主义心理学》、《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这些著作中,最重要的是后面三部,即出版于1943年…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17日
    675
  •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线阅读-03

    一 史前各文化阶段 摩尔根是第一个具有专门知识而尝试给人类的史前史建立一个确定的系统的人;他所提出的分期法,在没有大量增加的资料认为需要改变以前,无疑依旧是有效的。 在三个主要时代——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中,不消说,他所研究的只是前两个时代以及向第三个时代的过渡。他根据生活资料生产的进步,又把这两个时代中的每一时代分为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因…

    书籍分录 2024年4月30日
    1.3K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二章 步入哲学圣殿-在线阅读

    第二章步入哲学圣殿 请随我走进古希腊哲学那如太阳般辉煌 灿烂的殿堂吧! 从这一章起,我们将走入古希腊哲学之辉煌殿堂。 怎么开讲古希腊哲学呢?要知道随便翻一本哲学史,古希腊 都占了一大沓书页子,这说明古希腊哲学在哲学王国内有重要 的地位,必须好好谈谈的。 线 索 说起哲学史来,大体可以分成两种形式: 一是以内容为中心,按专题讲,如讲古希腊哲学,就找出古 希腊哲…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7日
    372
  • 霍布斯-《利维坦》-第三十章 论主权代表者的职责-在线阅读

    第三十章 论主权代表者的职责 主权者不论是君主还是一个会议,其职责都取决于人们赋与主权时所要达到的目的,那便是为人民求得安全。这一点根据自然法他有义务要实现,并向制定自然法的上帝负责,而且只向上帝负责。但这儿所谓的安全还不单纯是指保全性命,而且也包括每个人通过合法的劳动、在不危害国家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的生活上的一切其他的满足。 为了实现这一点,应当作到:除了个…

    书籍分录 2025年9月4日
    15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