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古代哲学-第⼗三章 柏拉图见解的来源-在线阅读

第⼗三章 柏拉图见解的来源

柏拉图和亚⾥⼠多德是古代、中古和近代的⼀切哲学家中最有影

响的⼈;在他们两个⼈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

⼤。我这样说有两个原因:第⼀,亚⾥⼠多德本⼈就是柏拉图的产

⼉;第⼆,基督教的神学和哲学,⾄少直迄⼗三世纪为⽌,始终更其

柏拉图式的⽽⾮亚⾥⼠多德式的。因此在⼀部哲学思想史⾥就有必

要对于柏拉图,以及在较少的程度上对于亚⾥⼠多德,处理得要⽐他

们的任何⼀个先⾏者或后继者都更为详尽。

柏拉图哲学中最重要的东西:第⼀,是他的乌托邦,它是⼀长串

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个;第⼆,是他的理念论,它是要解决迄今仍未

解决的共相问题的开⼭的尝试;第三,是他主张灵魂不朽的论证;第

四,是他的宇宙起源论;第五,是他把知识看成是回忆⽽不是知觉的

那种知识观。然⽽在讨论这些题⽬以前,我要就他的⽣活环境以及决

定了他政治的和哲学的见解的那些影响说⼏句话。

柏拉图⽣于公元前428—7年,即伯罗奔尼苏战争的最初年代。他

是⼀个很优裕的贵族,与三⼗僭主统治时期所牵涉的许多⼈物都有关

系。当雅典战败时,他还是⼀个青年;他把失败归咎于民主制,他的

社会地位和他的家庭联系是很容易使他鄙视民主制的。他是苏格拉底

的学⽣,对苏格拉底怀有深厚的敬爱;⽽苏格拉底是被民主制判处了

死刑的。因此,他之转向斯巴达去寻求他的理想国的影⼦,是不⾜为

奇的事。柏拉图有本领善于粉饰那些偏狭的议论,使之⾜以欺骗后

世;后世都在赞美着他的《国家篇》,却从未查觉到他的议论⾥⾯究

竟包含的都是什么。颂扬柏拉图——但不是理解柏拉图——总归是正

确的。这正是伟⼤⼈物们的共同命运。我的⽬标则恰好相反。我想要

理解他,但对他却很少敬意,就好象他是⼀个现代的英国⼈或美国⼈

⽽在宣传着极权主义那样。

柏拉图所受的那些纯哲学的影响,也注定使他会偏爱斯巴达的。

这些影响,⼤致说来,就是: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以及苏格拉底

毕达哥拉斯那⾥(⽆论是不是通过苏格拉底),柏拉图得来了

他哲学中的奥尔弗斯主义的成份,即宗教的倾向、灵魂不朽的信仰、

出世的精神、僧侣的情调以及他那洞⽳的⽐喻中所包含的⼀切思想,

还有他对数学的尊重以及他那理智与神秘主义的密切交织。

巴门尼德那⾥,他得来了下列的信仰:实在是永恒的、没有时

间性的;并且根据逻辑的理由来讲,⼀切变化都必然是虚妄的。

赫拉克利特那⾥,他得来了那种消极的学说,即感觉世界中没

有任何东西是永久的。这和巴门尼德的学说结合起来,就达到了知识

并不是由感官得到的⽽仅只是由理智获得的这⼀结论。这⼀点又反过

来和毕达哥拉斯主义密切吻合。

苏格拉底那⾥,他或许学到了对于伦理问题的⾸要关怀,以及

他要为世界寻找出⽬的论的解释⽽不是机械论的解释的那种企

图。“善”之主导着他的思想,远甚于“善”之主导着苏格拉底前⼈的思

想,⽽这⼀事实是很难不归之于苏格拉底的影响的。

所有这⼀切又是怎样和政治上的权威主义相联系着的呢?

⾸先:“善”与“实在”都是没有时间性的,最好的国家就是那种由

于具有最低限度的变动与最⼤限度的静⽌的完美、从⽽也就最能模仿

天上的样本的那种国家,⽽它的统治者则应该是最能理解永恒

的“善”的⼈。

其次:柏拉图象⼀切神秘主义者⼀样,在他的信仰⾥也有⼀种确

实性的核⼼,⽽这种确实性在本质上除了依靠⼀种⽣活⽅式⽽外,是

⽆法与⼈相通的。毕达哥拉斯派曾经⼒图为⼊门者订⽴⼀条规矩,⽽

这归根结底正是柏拉图所想望的。如果⼀个⼈要做⼀个好政治家,他

就必须知道“善”;⽽这⼀点又惟有当他结合了知识的训练与道德的训

练,才能做得到。如果允许不曾受过这种训练的⼈参预政府的话,他

们将会不可避免地败坏政治。

第三:按照柏拉图的原则来造就⼀个好的统治者,就需要有很多

的教育。在我们看来,坚持要以⼏何学教给叙拉古的僭主⼩狄奥尼修

斯以便把他造就成⼀个好国王的这种事情,似乎是不智之举;但是从柏拉图的观点说来,这却是最本质的东西。在认为没有数学就不可能

有真正的智慧的这⼀点上,他是⼀个⼗⾜的毕达哥拉斯主义者。这种

观点就蕴涵着寡头政体。

第四:柏拉图,和绝⼤多数的希腊哲学家相同,认为闲暇乃是智

慧的主要条件;因此智慧就不能求之于那些为了⽣活⽽不得不从事劳

动的⼈们,⽽只能求之于那些享有独⽴的⽣活资料的⼈们,或者是那

些由国家来负担因⽽不必为⽣活担忧的⼈们。这种观点本质上是贵族

的。

柏拉图和近代思想作对⽐时,就会出现两个⼀般性的问题,第

⼀个是:有没有“智慧”这样⼀种东西?第⼆个是:假定有这样⼀种东

西,那末能不能设计出⼀种宪法可以使它具有政治权⼒?

上述这种意义的“智慧”就不会是任何⼀种特殊的技能了,⽐如说

⼀个鞋匠、或医⽣、或军事家所掌握的技能。它必须是⽐这些技能更

为⼀般化的东西,因为这种智慧的掌握是被认为能够使⼈有智慧地治

理国家的。我以为柏拉图会说,智慧就在于对于“善”的知识;并且他

还会以苏格拉底的学说来补充这个定义,那就是,没有⼈会有意地要

犯罪,因⽽凡是知道什么是善的⼈就会做出正当的事情来。在我们看

来,这样⼀种观点似乎是远离现实的。我们会更加⾃然地说,各种分

歧的利益是存在着的,因⽽政治家应该⼒求达到最为可⾏的妥协。⼀

个阶级或⼀个民族的成员可以有共同的利益,但它却时常和别的阶级

或别的民族的利益相冲突。毫⽆疑问,也存在着某些⼈类全体⼀致的

利益,但这些利益却不⾜以决定政治的⾏动。也许它们将来有⼀天会

如此,但是只要还存在着各个主权国家,就绝不可能如此。并且即使

是到了那时候,追求普遍利益最感困难的地⽅也会在于,怎样才能从

各种互相敌对的特殊利益之中求得妥协。

但是,纵使我们假设有“智慧”这样⼀种东西,那末是不是就有任

何⼀种宪法形式可以把政府交到有智慧的⼈的⼿⾥去呢?很明显的,

多数⼈(例如全体会议之类)是可以犯错误的,⽽且事实上也确乎犯

过错误。贵族政体并不常常是有智慧的,⽽君主则总是愚蠢的;教皇

尽管有着不可错误性,却曾铸成过许多严重的错误。有没有任何⼈主张把政府交给⼤学毕业⽣,或者甚⾄于交给神学博⼠呢?或者是交给

那些出⽣穷困、但发了⼤财的⼈们呢?⼗分明显,实际上是并不会有

任何⼀种法定选择的公民能够⽐全体⼈民更有智慧的。

有⼈可能提出,⼈是可以受适当的训练⽽获得政治智慧的。但是

问题跟着就来了:什么是适当的训练?⽽这归根到底,还是⼀个有党

派性的问题。

因此,找出⼀群“有智慧”的⼈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个问题

乃是⼀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便是要拥护民主制的最终理由。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二节 叔本华谈表象与意志

    叔本华关于意志和表象的划分是直接由康德的自在之物和现象而来,他进一步说“自在之物即意志”,将对本体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 步。康德的自由意志与感性经验无关,它以理性的道德法则为依据, 保证了道德法则至高无上的绝对性。它是人类理性在实践领域最为直接的表现,在实践中自己为自己立法,自己为自己创造价值,并在 实践中为自身获得了客观对象—“至善”。它不是关于知识的问 题…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768
  • [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神话》-荒谬的创造-在线阅读

    哲学和小说 127 所有在荒谬的稀薄空气中维持着的生命都需要某种深刻而又 持久的思想以使自己富于生气,否则,它们就不能继续下去。在 此,这种思想只能是一种特殊的忠诚感。我们已经看到,有意识的 人在最荒唐的战争中完成了他们的任务,而且并不认为自己是处 在矛盾之中。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回避任何东西。因此,有一种形 而上学的幸福支持着世界的荒谬性。征服或游戏,无限的爱…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6日
    346
  • 霍布斯-《利维坦》-第四十四章 论误解《圣经》所产生的灵的黑暗-在线阅读

    第四十四章 论误解《圣经》所产生的灵的黑暗 除开我在前面已经讨论的神的主权与人的主权以外,圣经中还提到另一种权力,即今世的黑暗的统治者(见《以弗所书》第v 章,第12节)的权力,撒旦的王国(见《马太福音》第xii章,第26节)和比西卜的魔鬼的王国(见《马太福音》第ix章,第34节),也就是出现在空中的幽灵的比西卜王国。由于这一原因,撒旦也被称为空中权力的国王…

    书籍分录 2025年9月4日
    110
  • 文聘元-《现代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一章 “他就是奇迹”-在线阅读

    第一章“他就是奇迹” 里敕尔说:“多年来,我目睹了如此众多 的后起之秀,还不曾见到一个年轻人像 尼采那样,年纪轻轻就如此成熟……” 然而,尼采,这个天才,他在生命的最后 十二年里竟是个疯子。 正如我在上卷《西方哲学的故事》结尾所言,这一卷我将以 尼采作为全书之始。 尼采是德国人,但他自认为是波兰人,因为根据他的谱系, 他乃是波兰贵族的后裔,尼采为之而深深自豪…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17日
    282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学者-在线阅读

    学者 当我躺下来睡去时,一只羊来吃我头上的常春藤花冠——它吃着,并且说:“查拉图斯特拉不再是什么学者了。” 它说罢,就倔强而傲慢地走开了。一个孩子告诉我这个情况。 我喜欢躺在孩子们来游戏的这个地方,靠在崩塌的破墙旁边,在蓟草…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7日
    54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