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嫉妒 文|培根

在人类的各种情欲中,有两种最为惑人心智,这就是爱情与嫉妒。这两种感情都能激发出强 烈的欲望,创造出虚幻的意象,并且足以蛊惑人的心灵——如果真有巫蛊这种事的话。

所以,我们知道在《圣经》中把“嫉妒”叫做一种“凶眼”,而占星术士则把它称做一颗  “灾星”。这就是说,嫉妒能把凶险和灾难投射到它的眼光所注目的地方。不仅如上,还有 人认为,嫉妒之毒眼伤人最狠之时,正是那被嫉妒之人最为春风得意之时。这一方面是由于 这种情况促使嫉妒之心更加锐利;另一方面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被嫉妒者最容易受到打  击。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哪些人容易嫉妒,哪些人容易招来嫉妒,以及哪种嫉妒必于公妒,

公妒与私妒有何不同。无德者必会嫉妒有道德的人。因为人的心灵如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 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而嫉妒者往往是自己既没有优点,又看不到 别人的优点的,因此他只能用败坏别人幸福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当一个人自身缺乏某种美德 的时候,他就一定贬低别人的这种美德,以求实现两者的平衡。嫉妒者必须是好打听闲话  的。他们之所以特别关心别人,并非因为事情与他们的切身利害有关,而是为了通过发现别 人的不愉快,来使自己得到一种赏心悦目的愉快。其实每一个埋头深入自己事业的人,是 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因为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情欲,能享有他的只能是闲人。所以古 话说:“多管别人闲事必定没安好心。”一个后起之秀是招人嫉妒的,尤其要受那些贵族  元老的嫉妒,因为他们之间的距离改变了。别人的上升足以造成一种错觉,使人觉得自己仿 佛被降低了。

有某种难以克服的缺陷的人——如残疾人、宦官、老年人或私生子,是容易嫉妒别人的。

由于自己的缺陷无法补偿,因此需要损伤别人来求得补偿。只有当这种缺陷是落在一个具有 伟大品格的人身上时才不会如此。那种品格能够让一种缺陷转化为光荣。负着残疾的耻辱, 去完成一件大事业,使人们更加为之惊叹。像历史上的纳西斯、阿盖西劳斯和铁木尔就曾如 此。经历过巨大的灾祸和磨难的人,也容易产生嫉妒。因为这种人乐于把别人的失败,看  作对自己过去所历痛苦的抵偿。虚荣心甚强的人,假如他看到别人在一件事业中总是强过  于他,他也会为此产生嫉妒的。所以自己很喜爱艺术的阿提安皇帝,就非常嫉妒诗人、画家 和艺术家,因为他们虽然在这些方面超过了他。最后,在同事之间当有人被提升的时候,

也容易引起嫉妒。因为如果别人由于某种优越表现而得到提升,就等于映衬出了其他人在这 些方面的无能,从而刺伤了他们。同时,彼此越了解,这种嫉妒心将越强。人可以允许一个 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所以该隐只是由于嫉妒就杀死了他的亲兄弟 亚伯。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哪些人能够避免嫉妒。我们已懂得,嫉妒总是来自以自我与别人 的比较,如果没有比较就没有嫉妒。所以皇帝通常是不被人嫉妒的,除非对方也是皇帝。一 个有崇高美德的人,他的美德愈多,别人对他的嫉妒将愈少。因为他们的幸福来自他们的苦 功。它是应得的。所以出身于微贱的人一旦升腾必会受人嫉妒。直到人们习惯了他的这种 新地位为止。而富家的一个公子也将招人嫉妒。因为他并没有付出血汗,却能坐享其成。

反之,世袭贵胄的称号却不容易被嫉妒。因为他们优越的谱系已被世人所承认。同样,一  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做是自然的。那种在饱 经艰难之后才获得的幸福是不太招人嫉妒的。因为人们看到这种幸福是如此地来之不易,以 至甚至产生了同情——而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所以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当他们 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时,总是在向人诉苦,吟唱着一首“正在活受罪”的咏叹调。其实他们 未必真的如此受苦,这只是钝化别人嫉妒锋芒的一种策略。但是,只有当这种人的负担不 是自己招揽上身时,这种诉苦才会真被人同情。否则,没有比一个出于往上爬的野心,而四 外招揽事做的人更招人嫉妒的了。

此外,对于一个大人物来说,如果他能利用自己的优越地位,来保护他的下属们的利益,那 么这也等于是筑起了一座防止嫉妒的有效堤防。

应当注意的是,那种骄傲自大的人物是最易招来嫉妒的。这种人总想在一切方面来显示自  己的优越:或者大肆铺张地炫耀,或者力图压倒一切竞争者。其实真正的聪明人倒宁可给人 类的嫉妒心留下点余地,有意让别人在无关紧要的事情占占自己的上风。然而另一方面也 要看到,对于享有某种优越地位的人来说,与其狡诈地掩饰,莫如坦率诚恳地放开(只是千 万不要表现出骄矜与浮夸),这样招来的嫉妒会小一些;因为对于前一种人,似乎更显示出 他是没有价值因而不配享受那种幸福的,他们的作假简直就是在教唆别人来嫉妒自己了。让 我们归纳一下已经说过的吧。我们在开始时说过,嫉妒有点接近于巫术,是蛊惑人心的。那 么要防止嫉妒,也就不妨采用点巫术,就是把那容易招来嫉妒的妖气转嫁到别人身上。正是 由于懂得这一点,所以有许多明智的大人物,凡有抛头露面出风头的事情,都推出别人作为 替身去登台表演,而自己则宁愿躲在幕后。这样一来,群众的嫉妒就落在别人身上了。事实 上,愿意演这种替人出风头角色的傻瓜自然是不会少的。

培根l著节选自《论人生》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如何理性愉快地度过一生?

    查理 · 芒格 | 著 01如果你想获得某样东西,那就让自己要配得上它正确的爱应该以仰慕为基础只有你自己 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有所进步不断学习各学科最重要的知识点,并不断实践它们 02隐藏你的睿智,直到别人发现要拥有跨学科的心态,炼成自己的思维框架要想更好解决 问题,尝试学会逆向思考 03 摆…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244
  • 漫谈西方文史哲002-古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

    我们今天就首先进入到第一章。当然我们在今天呢这一堂课还只能讲的第一章,从一个总体上来介绍一下希腊哲学的来源和演变的过程。 好,首先呢,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投影上啊,是整个古希腊罗马哲学一个梗概。呃当然主要是古希腊哲学,罗马由于他们在哲学上没什么太多建树,尽管罗马人在建功立业啊、开疆拓土方面对待,但在哲学方面基本上是模仿希腊。拾希腊人牙轨,所以哲学主要是希腊哲学。…

    未分类 2025年8月8日
    112
  • 老子出关是去自杀的 作者|木心

    作者|木心 老子的文体,与其他的诸子百家截然不同,就是不肯通俗,一味深奥玄妙,也许一边写,一 边笑:你读不懂,我也不要你读,我写给懂的人看。 ——木心 老子的哲学著作只有一本:《道德经》,分上下篇,共八十一章(九九八十一)。传说 他要出关,官吏劝他留下一些言论,他才口授,别人记录。 我猜想,并非如此平平静静,鲁迅写出《出关》也是依照通常的…

    未分类 2024年10月15日
    276
  • 漫谈西方文史哲100-德国古典哲学之黑格尔-精神哲学之绝对精神2

    那么宗教我只能说,因为艺术它是用感性的方式不形象的方式来表现这个理念,对吧,宗教性质的方式第一个是用表象,或者说一个象征比喻人的方式来调查军队性质的学生进行,那就是对神的这种表现。他要高于艺术的感性直观的形象,但是要低于概念哲学的概念把握的这种这种层次,因为直观的直接的东西在黑格尔的体系上反而是最抽象的则拿到了比喻表现这样的阶段,他要高于直观。因为在宗教的最…

    未分类 2025年8月11日
    194
  • 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思想需要跨过三道坎

    第一道坎:认识自己   第二道坎:运用理性   第三道坎:人间“清醒” 面对历史的蒙昧,我们常自诩为“现代人”。我们有属于自己的“现代文明”科技文明,飞 天探月也不在话下;我们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现代生活:智能手机须臾不离;互联网让人 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最便利的生活.... 然而,妨碍…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28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