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走向理性:西方思想文化大视野》-前言-在线阅读

前 言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回师,至巴比伦英年早逝,他的帝国

分裂为马其顿、塞琉西和托勒密三个王国,希腊化历程也由此拉开序幕。

在三百年之久的希腊化时代,强势的希腊文化在东方的土地上长驱直入,

大放异彩。一座座希腊式的城市在地中海东岸矗立起来,气势恢宏的图

书馆、大剧场和竞技场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小亚细亚、西亚和埃及的城

市中,精致优美的希腊雕塑、崇高典雅的希腊戏剧和思想深邃的希腊哲

学日益成为希腊化时代文明教养的普遍标志。在引领时代潮流的希腊人

看来,蒙昧的东方人正在希腊文化的浸润之下开始步入文明的殿堂。

然而,就在希腊人踌躇满志地试图用阳春白雪的希腊艺术和哲学来改

造东方世界的时候,一个令人尴尬的结果发生了——一种下里巴人的东

方宗教正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中悄然酝酿,并且从1世纪开始潜移默化地侵

蚀希腊—罗马文明的肌肤,经过数百年的艰难发展,最终竟然将希腊文

化和罗马帝国的精血吮吸殆尽,颠覆并取代了辉煌壮丽的古典文明。这

种宗教就是后来成为西方文化之根基的基督教。

西方文明至今仍然被大多数人称之为基督教文明,然而究其根本,基

督教最初源于东方的文化土壤,它的母体是同样渗透着苦难感和罪孽感

的犹太教。但是,当基督教摆脱母体开始在广阔的希腊一罗马世界中生

001长时,它就越来越多地获得了外邦文化的基因,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浓

郁的希腊—罗马文化特色的新宗教。基督教与希腊一罗马文化的交融会

通,这是西方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亚历山大东征、

希腊文化传播和罗马帝国扩张等历史事件,因为它从根本上决定了近两

千年来西方文明的基本文化性状。

基督教最初是在罗马帝国的文化环境中生长发育的,罗马帝国构成了

上承希腊文明、下接基督教文明的历史枢纽。“罗马”一词本身就具有极

其复杂的历史内涵,它不仅是罗马帝国的称呼,而且也是罗马教会的象

征;它不仅意指以罗马为中心的西罗马帝国,而且也包括以君士坦丁堡

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甚至还涉及中世纪以“罗马”自居的德意志神圣

罗马帝国。从罗马帝国的历史命运出发,可以脉络清晰地梳理出西方文

化发展演进的基本线索。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崩溃之后,罗马教会开始

逐渐攫取了西方文化的主导权;再往后,宗教改革运动打破了罗马教会

一统天下的格局,西方社会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并且迅猛地崛

起为引领世界历史潮流的时代舵手。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走向理性:西方思想文化大视野》力图以

高屋建瓴的宏观眼光来展现西方文化演进的基本历程。本书由若干篇系

列论文和相关演讲录构成,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系统地阐述了罗马帝

国的历史命运、基督教与希腊文化及罗马帝国的张力关系,基督教对中

世纪文化复兴的推动作用、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更新、宗教改革运动对于

现代民族国家崛起和乌托邦理想的深刻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发展历程、

基督教在当代世界的传播情况,以及当代国际格局的宗教背景等重要问

题,最后对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进行了概括性综述。这些相互独立又彼

此呼应的文章,都极力彰显一种大历史观的文化视域,都关涉西方文化

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基督教与古典文明的文化张力,宗教改

革对于塑造西方现代社会面貌的重大作用,宗教信仰与科学理性的辩证

002关系,以及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在当今国际格局中的现实影响等。与那些

艰深专精的微观研究论著有所不同,本书旨在展现一种宏观的视野和高

远的见识。

但愿本书能够帮助中国的读者更加系统和深入地领略西方文化之

堂奥。

003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三卷-第六章 各种实体的名称-在线阅读

    第六章 各种实体的名称 1 普通的实体名称往往表示物种——普通的实体名称,亦同 别的概括的名词一样,所表示的都是物种。这就是说,它们被作为 各种复杂观念的标记,使各种特殊的实体在事实上,或在可能上, 都同这些观念相契合,因而它们可以包括于一个共同概念之下,并 且可以为一个名称所表示。我所以说“在事实上,或在可能上”,乃 是因为世界上虽只有一个“日”存在,可是…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6日
    301
  • 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中译序-在线阅读

    对《名哲言行录》的另一种可能读解方式——代中译序 第欧根尼·拉尔修的《名哲言行录》是流传至今的为数不多的基本西方典籍之一,关于它的作者、结构和内容、典据、原文和版本,本书原英译者罗伯特·德鲁·希克斯(Robert Drew Hicks)在他为本书撰写的长篇“导论”中已经作了详细的说明,因此这里不予赘述。(译者建议读者先读一下“原英译者导论”,然后有兴趣的话可…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2日
    388
  • 亚里士多德-《论动物部分》-第一卷-在线阅读

    第一卷 【1】 关于任何理论和研究,无论崇高还是卑微,似乎存在着两种有效的方式。一种可以被恰当地称为获得事物的知识,而另一种则可大致称为教育。因为受教育者能够对所提出的观点进行好与不好的正确判断。实际上,正是这样的人我们视之为受过一般教育者。受教育本身就是能够做上述之事。此外,我们把受一般教育认定为某人凭自己一人的能力能够判断所有知识领域内的问题,而不是使能…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9日
    298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三卷-第一章 通论文字或语言-在线阅读

    第一章 通论文字或语言 1 人天生宜于发出音节分明的声音——上帝既然意在使人 成为一个社会的动物,因此,他不仅把人造得具有某种倾向,在必 然条件之下来同他的同胞为伍,而且他还供给了人以语言,以为组 织社会的最大工具,公共纽带。因此,人的器官组织,天然造得易 于发出音节分明的声音,这种声音就是我们所谓字眼wordso不 过只有声音并不能产生语言,因为鹦鹉和别的…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6日
    112
  • 一切从混沌开始——古希腊神话的创世神“卡俄斯”

    每个人长到一定岁数,自我意识开始出现,往往会提出一个哲学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同样,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人类也会提出这个关乎人类与宇宙本体的问题:我们是谁?世界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人类又是从哪里来的? 古老的神话,就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 中国人的解答是:人类是女娲捏出来的,世界是从一团混沌中由盘古劈出来的。 希腊人的解答其实与中…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8日
    57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