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归档:2024年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六章 理想之国-在线阅读

    第六章 理想之国 您想了解什么是一个“理想的国家”吗? 柏拉图说:就是那由哲学家做王的国度。 与柏拉图一起走过了他的漫漫人生路,我们现在该与他一同思想了。 与前面所有的哲学家们比起来柏拉图的思想是迥然不同的,这不单表现于他思想质的不同,还表现于量的不同。具体地说,柏拉图的著作之数量较之前面讲过的所有哲学家,包括毕达哥拉斯、赫拉克里特、德谟克里特和苏格拉底加起…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7日
    205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五章 最美的哲学家-在线阅读

    第五章 最美的哲学家 在所有的哲学家中,柏拉图也许是长得最帅的,还是最伟大的。 关于柏拉图这个人,我有理由相信大家对他的名字要比前面几位熟悉一些,尤其是谈过一些恋爱的少爷小姐们。因为在恋爱的诸多种类之中,便有一种叫柏拉图式的恋爱,我在若干年以前就听见过,并且稍微实践了一下。 在所有的哲学家之中,柏拉图很可能是最伟大的一个——是的,就哲学而言,甚至苏格拉底与亚…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7日
    202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四章 苏格拉底之死-在线阅读

    第四章 苏格拉底之死 对于整部西方哲学史而言,很难说有比苏格拉底的死更震撼人心的事件。 从这时候起,我们要进入古希腊哲学的高潮了。有三个伟人将登上我们这小小的哲学舞台,他们至今也被哲学家们看做是哲学的喜马拉雅山,领受着全体西方人的崇拜。 这三个伟大的名字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我们首先来谈苏格拉底。 对苏格拉底,我们总感觉模模糊糊,好像雾里看花一…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7日
    260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三章 活火与原子-在线阅读

    第三章 活火与原子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 河流。请问您:人怎样才能两次踏进同 一条河流? 这一章我们讲毕达哥拉斯之后的两个大哲学家“二特”—— 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里特。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德谟克里特认为 世界是原子,所以我把这章称做《活火与原子》。 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是毕达哥拉斯后另一个伟大 的哲学家。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7日
    169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二章 步入哲学圣殿-在线阅读

    第二章步入哲学圣殿 请随我走进古希腊哲学那如太阳般辉煌 灿烂的殿堂吧! 从这一章起,我们将走入古希腊哲学之辉煌殿堂。 怎么开讲古希腊哲学呢?要知道随便翻一本哲学史,古希腊 都占了一大沓书页子,这说明古希腊哲学在哲学王国内有重要 的地位,必须好好谈谈的。 线 索 说起哲学史来,大体可以分成两种形式: 一是以内容为中心,按专题讲,如讲古希腊哲学,就找出古 希腊哲…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7日
    207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一章 智慧之爱-在线阅读

    第一章 智慧之爱 有的人弄了一辈子哲学,且大大地有名,到 80岁咽下最后一口气时还不知道哲学是个啥东西。 这一章,我想,是要写的。但您若性急,就跳过去,也许您会 认为下一章才是我这本书的开始。 大家都听说过“哲学”这个字眼,但未必有人知道哲学是个 啥东西。说实话,我虽然学习过十年哲学,从本科一直念到博士, 对于哲学这个东西的各方各面都可以大说一通,但您要是问…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7日
    210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故事·思想·问题-在线阅读

    张志扬 文聘元博士是我们外国哲学学科组暨社会伦理思想研究所最年轻的成员。1998 年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博士学位毕业调到海南大学时,有两点给我很深的印象:一是博士论文做《维也纳学派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同时又写了一本《直面人性——弗洛伊德传》;一是博闻强记,有说不完的故事与数字。我心中暗想,这两样东西他是怎么都喜欢的,或许他感兴趣的是“黑箱”,但要说得像白…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7日
    186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在线阅读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西方哲学史书。作者讲述了自古希腊时期至19世纪中叶西方经典哲学家的人生道路,对他们影响世界的哲学体系及最重要的思想成就做了通俗而清晰的描述与解析,从而勾勒出西方思想的发展脉络,展示出西方智慧的精髓所在。 目录

    在线阅读 2024年9月17日
    282
  • 尼采-《偶像的黄昏》-在线阅读

    偶像的黄昏 1889 尼采著 周国平译 一 偶像的黄昏 1 在一切时代,最智慧的人对生命都作了相同的判断:它毫无用处……无论何时何地,从他们嘴里听到的总是同一种声调,——一种充满怀疑、充满忧伤、充满对生命的厌倦的声调。连苏格拉底在临死时也说:"活着——就意味着长久生病:我欠拯救者阿斯克列比亚斯(Asklepios)一只公鸡。"连苏格拉底似乎也厌倦了生命。——…

    在线阅读 2024年9月14日
    901
  • 尼采-《快乐的科学》-(九)-在线阅读

    (九) 三六七、如何区别艺术作品 凡是经过思考、写作、绘画、作曲,甚至建筑或塑造的作品皆属于个 人的艺术,要不然就是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才艺:而即使是后者也蕴含了明显 的个人才艺中所包含之信仰上帝的因素。因为,一个虔诚的人绝不可能孤寂 ——这名词乃是我们这些无神论者所发明的。 综观艺术家的各方面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深刻而准确的辨认方法了: 不论艺术家视其作品为个…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22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