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三卷-第十二章-在线阅读

苏格拉底指出,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和精神都有好处,第1—4

节。健康和精力旺盛的优点,第 5—8 节。

看到和他在一起的艾皮根奈斯年轻而身体很不好时,苏格拉

底说道:“艾皮根奈斯,你的身体多么缺乏锻炼啊:”

“我本来就不是一个运动员啊”,艾皮根奈斯回答。

苏格拉底反驳道,“那些参加奥林比亚锦标争夺赛的人,也不

见得比你更是运动员啊:难道你以为雅典人随时可能决定向敌人

① 参看本书1卷2章48节,苏格拉底死时这两人也在场,凯贝塔即开贝斯。

② 原文 iuyξ,魔轮,原是一种鸟名,古代希腊巫者,将其缚于轮上而转动其轮,

据说能使失恋者恢复爱情。~—译者第 十 二 章

131

进行的生死存亡的斗争是一件小事吗?说实在的,有不少人在战争

的危险中,由于身体虚弱①而死去,或者,可耻地偷生,也有许多人 2

为了同一原因而被人俘虏,而且一旦做了俘虏,他们以后一辈子就

要度最难忍受的奴隶生活(如果这是他们的命运的话),或者被迫

而陷于最惨重的痛苦之中,为了赎身,付上全部所有还嫌不足,余

下的生活就只好在匮乏与贫困中度过;还有许多人,由于身体孱

弱,给自己招来耻辱,被人认为懦夫。你是对于因身体不好而带来 3

的这些缺点②认为是微不足道呢,还是你以为它们是容易忍受呢?

在我看来,那些当心身体健康的人所必须忍受的,要比忍受这些痛

苦容易并轻松得多,难道你以为身体不好比身体健康更为健全,更

为有益吗?还是你轻看身体健康所带来的那些好处呢?无论从哪 4

方面来说,身体健全的人的成就和身体不好的人的成就都是正相

反的;身体健全的人健康而强有力,许多人由于这个缘故在战争中

光荣地保全了自己,避免了各种危险;许多人救援了朋友,对祖国

作出了贡献,并因此而得到了人们应有的感激,获得了极大的荣誉

和无比的尊重。因此,他们能够在余下的一生中愉快地、光荣地生

活,并把美好的产业遗留给自己的子孙。

“不要因为城邦没有正式规定军事训练,就自己也疏忽起来,5

而是应该更加注意锻炼才是。应当明确知道,无论是任何其他竟

赛或任何事业,把身体锻炼好总不会吃亏的;因为人们所做的一切

事情都是需要用身体的,既然一切事都需要用身体,那末,尽可能

使身体保持最良好的状态,就是非常必要的了。即使在你认为需6

① 原文 Kaxeξiav,原指身体的不好习惯,这里是指身体孱弱而言。英文中

的 cachexia,就是这个希腊字的译音。—译者

② 原文 πttiμíwu,刑罚。—译者132

第三卷

用身体最少的思维活动中,谁不知道有许多人由于健康不良而大

大失败了呢?由于身体不好,健忘、忧郁、易怒和疯狂就会经常猛

7烈袭击许多人的神智①,以致他们把已获得的知识全部丧失净尽。

但那些身体健康的人却有充分的保证,他们不会遭受由于身体不

好而遭受的危险,与此相反,由于身体健康倒很可能获致和身体衰

弱完全相反的有益效果。的确,一个有健全理智的人,为了获得和

我上边所说身体不好的人所遭受的完全相反的结果,还有什么不

能忍受的呢?”

“何况,使得本来可以通过锻炼而变得极其美好和矫健的身体

竟因自己的疏忽而致孱弱衰老;这也是非常可耻的。但一个疏忽

怠惰的入是不会看到这一点的,因为健康的身体通常是不会自发

地产生的。”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第四节 培根的“新工具”:建立科学归纳法的尝试

    培根认为,要真正认识自然,实现科学的“复兴”,必须采取与以 往不同的认识方法,即所谓的“新工具”。“新工具”是一种归纳逻辑, 它与以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和枚举归纳为代表的“旧逻辑”有很大的 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具体“目的”不同、“证明的性质和顺序” 不同、“研究的起点”不同。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新工具”与“旧逻 辑”的这三个方面的不同。 一关于具体“…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423
  • 第一节阿德勒与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奥地利医生和心理学家,曾 是弗洛伊德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因反对弗洛伊德性欲决定人生的观 点而与这个学派分道扬镳,另创个体心理学体系。主要著作有:《个体 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Practice and Theory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1920),《生命的意义》(Der S…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3日
    357
  • 亚里士多德-《修辞术》/《修辞学》-第二卷-在线阅读

    第二卷 【1】 以上就是我们在进行劝说或劝阻、赞颂或谴责、控告或申辩时应当依据的题材,以及有助于形成说服论证的意见和命题。推理论证也以此为内容与题材,每一种论证或演说都单独涉及个别的题材。 既然修辞术以判断为目的(议事演说要让人们形成判断,而法庭审理就是作出判决),那么一位演说者不仅必须考虑如何才能使其演说具有证明和说服力量,而且还须表现自身的某种特性,并使…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30日
    290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二卷-第二十六章 因果同别的一些关系-在线阅读

    第二十六章 因果同别的一些关系 1 这些观念是从哪里得来的——在我们的感官注意到变动 不居的各种事物时,我们总会观察到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实体开第二十六章 因果同别的一些关系 始存在起来,而且它们的存在是由别的事物的适当的作用所引起 的。从这种观察,我们便得到因果的观念。能产生任何简单观念 或复杂观念的那种东西,我们便以原因(cause)这个概括名词称 之,至…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6日
    193
  • 卢梭-《爱弥儿》-第二卷-在线阅读

    第二卷 我们在这里开始谈人生的第二个时期,幼儿期到这里就该结束了,因为“幼儿”和“儿童”不是同义语。 前者包括在后者之中,意思是指“不会说话的人”,所以在瓦勒尔-马克西姆 [1] 的著作里我们看到有“幼稚的儿童”这种词汇。 不过,我仍然是按照我们语言的习惯来使用这个词,一直用到可以用其他的名词表明其年龄为止。 当小孩子开始说话后,他们哭的时候就要少一些。 这…

    书籍分录 2025年9月8日
    7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