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部-第一篇-第二章-在线阅读

第 一 篇

XIV

3

第二章 第一期第二阶段:

智者派苏格拉底

在这第二段时期里,我们应当首先考察智者派,其次考察苏格

拉底,然后考察狭义的苏格拉底派。柏拉图是从苏格拉底派里面

分出来,与亚里士多德一起考察的。Nous(心灵)、目的,最初是以

非常主观的方式来理解的,即把它了解为人的目的(善)。在柏拉

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则是以普遍的客观方式来理解它的,把它理

解为类、理念。由于把思想理解为原则,所以原则最初带着主观的

外貌。由于思维是主观的活动,因此进入了主观反思的时代,开始

把绝对设定为主体。近代的原则便是开始于这个时期——与希腊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瓦解同时。

由于阿那克萨戈拉的“心灵”还是完全形式的自身规定的活

动,规定性还是很不确定的,因为他的规定本身完全是一般的、抽

象的,因而我们还是完全没有得到任何内容,所以当前的要求在于

由普遍的观点进而达到一种内容。那作为自身规定的活动的抽象

思维,给自己提出来的绝对普遍内容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这里

开始要加以确定的实在问题。古代哲学家们的一般思想,我们是 4

见到过的,到了现在,意识与他们那种朴素的思维相对立了。当主

体反思到神、反思到绝对的时候,便产生出思想,有了这种内容在

3第一部 希腊哲学(续)

眼前;不过这里所呈现的这种内容不是全部罢了,——而进行思维

的主体,即思维的主观性,本质上仍归属于客观的总体。这种主观

性〔一方面有〕这样的规定:主观性是无限的、自身关联的形式;它

是一种纯粹的活动、一般的规定作用、那具有这种形式的共相,因

而保持着一些规定、一种内容,——而主要的问题,在这里就是关

于内容的规定的问题。主观性的另一方面是:主体乃是这个思维,

这个设定者,——于是意识就要反思到这个主体的活动;——在这

一反思中,精神便从客观性回复到它自身。思维首先是深入到对

象之中;但是,和阿那克萨戈拉的“心灵”一样,它还是没有任何内

容的,因为内容是在另一方面〔按即对象〕。随着思维的回复,由于

意识到主体是思维者,于是便结合到另一方面〔按即对象〕,而思维

所应当做的,就是去获取一种本质的、绝对的内容。这种内容,抽

象地说,可以是一种双重的内容。作为规定者的“我”,就规定的形

4

式这一方面说,是本质的,因此,首先内容是“我”自身,是“我的”,

我有这些兴趣,并使这些兴趣成为内容,其次,内容又被规定为具

有完全的普遍性。关于这两种观点,问题在于:自在自为的存在这

一规定应当怎样来理解?自在自为的存在又和作为思维者的“我”

有怎样的直接关系?哲学理论中一般要看什么是对象,被思维者

的内容而定,——“我”是设定者;虽然我作了这样的设定,而我所

设定的东西却是客观的、自在自为地存在的。如果有人还坚持说

5“我”是设定者,那就是近代的坏的唯心论了。在古代,人们曾经思

维过,但没有人坚持:被思维者所以是坏的,是因为它是我设定的,

是因为它是一个主观的东西。

这里我们所讲的是智者派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派。〔在智第一篇 第二章 第一期第二阶段:从智者派苏格拉底

者派看来,内容是我的,是主观的。苏格拉底把握住了自在自为

的内容,]①苏格拉底的门徒们和他有直接关系,只是进一步规定

了这内容。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赵林-《古罗马帝国的辉煌》-第1卷 罗马崛起-第3章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共和"的意义-在线阅读

    第III章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共和”的意义 罗马王政时期经历了七个国王的统治,历时244年。到了公元前 509年,罗马人民在贵族们的领导下举行了起义,推翻了最后一位国 王“骄傲者”塔克里乌斯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共和国。第I节 共和国的开创 罗马共和国的创立起源于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即一位罗马 元老之妻被国王儿子凌辱、自杀而死的事件。此事的一些细…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5日
    373
  • 第六节 现代文学与哲学的雏形

    一 概述 18世纪启蒙时代的文学作品具有某种“宣传”的性质,宣扬理想的生活和幸福观念,这特别表现在伏尔泰的作品中,狄德罗是一个例外。狄德罗的小说与伏尔泰的小说最大区别既不在于题材,也不在于对人生的悲观或乐观主义的态度,而在于狄德罗更为敏锐地描述出在伏尔泰笔下见不到的感受,在于狄德罗的写作手法像是不属于他的时代,而更像是现代的,这尤其表现在一部十分重要却被我们…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9日
    451
  • [英]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第十三章 一旦品尝了现象学-在线阅读

    第十三章 一旦品尝了现象学 在本章中,有人离去。 “向前,总是向前!”是存在主义者的呼喊,但海德格尔早已指出,没有人会永远向前。在《存在与时间》中,他把此在描述为在“向死而在”中寻找真实性,也就是说,在对死亡和界限的肯定中寻找真实性。他还着意证明存在本身不会出现在一个永恒、无变化的层面上,而是经由时间和历史显现出来。因此,无论在宇宙层面还是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287
  • 卢梭-《爱弥儿》-附录-在线阅读

    附录 爱弥儿和苏菲或孤独的人 书柬一 我生活得很自由,我的生活很幸福,啊,我的老师!你给我培养了一颗能感受幸福的心,你使我得到了苏菲;在一个兴旺的家庭中,不仅充满着甜蜜的爱和洋溢的友谊,而且还充满着父亲对子女的慈祥。这一切表明我的生活是很幸福的,表明我将得到一个愉快的晚年,能够无牵无挂地死在我的子女的怀抱里。唉!这充满快乐和幸福的时刻,这使人展望将来便觉得现…

    书籍分录 2025年9月8日
    191
  • “基督教哲学”概念与问题视野

    作为整部《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的第三卷,本卷被称为“中世纪 哲学”。但是,其中涉及的内容在时间跨度上却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 “中世纪”。就历史学的分期而言,一般说来,欧洲的“中世纪”或“中古 时期”就指公元6世纪至16世纪这段历史。但是,作为本卷讨论的主 要内容之一的教父哲学则属于6世纪之前的思想,而本卷的文艺复兴 部分则涉及晚于16世纪的内容。我们这样做的…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7日
    44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