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归档:2024年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部-第三篇-一-在线阅读
一、耶可比 和康德相联系,我们这里还必须首先谈一谈耶可比。耶可比 的哲学是和康德的哲学同时的。两者的结果大体上是相同的,只 是出发点和进展的过程有些地方彼此不相同。耶可比的外在的出 发点大半是法国哲学(和德国形而上学),他是受到法国哲学的启 发的。康德是较多从英国方面,从休谟的怀疑主义开始的。耶可 比所着眼的和考察的大半是认识方式的客观方面,他同康德一样 2…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部-第三篇-在线阅读
第 三 篇 最近德国哲学 在康德、费希特、谢林的哲学里,精神最近时期在德国向前进 展所达到的革命是通过思想的形式概括出来了、表达出来了。他 们的哲学发展的次序包含着思维所采取的进程。世界历史上这一 个伟大的时代(其最内在的本质将在世界历史*里得到理解),只 有两个民族,即日耳曼民族和法兰西民族参加了,尽管它们是互相 反对的,或正因为它们是互相反对的。别的国家…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部-第二篇-第二章-在线阅读
第二章 过 渡 时 期 在康德哲学以前,有一种思想衰落的情况。那时有一种思想, 可以称之为一般通俗哲学、反思哲学、反思的经验主义,起来反对 理智的形而上学。正如理智形而上学由于向特殊科学发展而变成 了经验主义一样,反过来,这种经验主义本身也或多或少地变成了 形而上学。为了对付上述的那些矛盾,有些人提出了一个或一些 内在于精神、人心的固定原则。与我们仅仅在彼岸…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部-第二篇-第一章-三-在线阅读
三、第三阶段 1.莱布尼茨 第三是莱布尼茨和沃尔夫的哲学。莱布尼茨在其他方面是反 对牛顿的,在哲学方面也坚决反对洛克及其经验论,同时又反对斯 宾诺莎。他主张思维,反对英国式的感觉,反对感性的存在,主张 思维对象是真理的本质,如同早先波墨主张自在的存在一样。斯 宾诺莎是主张普遍的唯一实体的。在洛克那里,我们已经看到,是 以有限的规定为基础。莱布尼茨的基本原则却…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部-第二篇-第一章-二-在线阅读
二、第二阶段 1.洛 克 洛克对于整个经验主义思维方式作了系统的表述,因为他曾 经对培根的思想加以进一步的发挥。如果说培根指出了感性存在 是真理,那么洛克就证明了共相、思想一般地包含在感性存在之 内,或者说,他表明了我们是从经验获得共相、真理的。这种看法 152 的意思是指概念对意识说来具有客观实在性。经验诚然是全体中 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但是这一思想在洛克那…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部-第二篇-第一章-一-在线阅读
一、第一阶段 〔我们在这里首先遇到的是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其次是与 笛卡尔哲学相联系的斯宾诺莎哲学,后者只是前者的必然发展;方 法是它的一个重要部分。第三,有一种方法与斯宾诺莎主义并行, 也同样是笛卡尔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马勒伯朗士所代表的 那种哲学。〕** 1.笛卡尔 勒内·笛卡尔事实上是近代哲学真正的创始人,因为近代哲 学是以思维为原则的。独立的思维…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部-第二篇-第一章-在线阅读
第一章 理智的形而上学时期 在形而上学本身中,我们看到实体性与个体性的对立。首先 是朴素的、非批判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 ideae innatae〔天赋 观念〕;主要的东西是一贯性、方法。其次是洛克的思想起源说,他 对此作了论证,还没有提出思想是否绝对真实的问题。实体说是 自然主义、斯宾诺莎主义;斯宾诺莎的实体说是与法国唯物论平行 68 331 的。在这…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部-第二篇-在线阅读
第 二 篇 328 思维理智时期 我们现在才真正讲到了新世界的哲学,这种哲学是从笛卡尔 开始的。从笛卡尔起,我们踏进了一种独立的哲学。这种哲学明 白:它自己是独立地从理性而来的,自我意识是真理的主要环节。 〔哲学在它自己的土地上与哲理神学分了家,按照它自己的原则, 把神学撇到完全另外的一边。*在这里,我们可以说到了自己的 家园,可以像一个在惊涛骇浪中长期漂泊…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部-第一篇-在线阅读
第 一 篇 培根 和波 墨 培根和波墨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物和哲学体系。〔但是两 人都同样承认,精神把它所认识的内容或对象当作自己的领域,而 278 且把这个领域看成具体的存在。在培根那里,这个领域就是有限 的自然界;在波墨那里,这个领域就是内心的、神秘的、神圣的基督 教生活和存在。因为前者从经验和归纳法出发,后者从神和三位 一体的泛神论出发。〕*培根的哲学…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部-引言-在线阅读
〔引 言〕 真正说来,从宗教改革的时候起,我们就进入了第三个时期;265 至于布鲁诺、梵尼尼和拉梅可以撇开不管,因为他们虽说生活在较 晚的年代,却仍然是属于中世纪的。〔历史〕*已经踏上了一个转 折点。过去,基督教曾把它的绝对至上的内容放到人们的心里,所 以这个内容是封闭的,其中心是个人的;它是作为神圣的、超感性 的内容,与世界隔绝的。在宗教生活的对面,矗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