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 译者后记-在线阅读

第二卷 译者后记

这一册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是根据格洛克纳本

德文版“黑格尔全集”第十八卷(亦即米希勒第一版本第十四卷)译

出的。这一册译本的内容只到德文本第十八卷第 423 页亚里士多

德为止。德文本第十八卷中所包含的其余部分,归入中文译本的

第三卷。

我们译这第二卷时,也还是认真地参考了原书第二版的霍尔

丹英译本。我们曾根据英译本作了一些校订和补充的工夫,读者

407

可于本书中译者的小注里看得出来。

这一卷涉及希腊哲学的中坚部分,这一部分是充满了辩证法

的内容的。关于小苏格拉底学派三家的叙述,黑格尔比西方任何

其他资产阶级哲学史家都给以较多的篇幅,较多的注重。这里面

包含了许多生动有趣、有关实际道德生活的论述,同时也具体地谈

到了诡辩与辩证法的差异。关于智者派黑格尔普罗泰戈拉

相当同情而肯定的叙述,他强调智者派传播文化的功绩和从各种

不同的观点看问题的理智教养,他特别对高尔吉亚思想中的辩证

法因素有所揭示。

书中对苏格拉底的死,曾作了深刻的、辩证法的、历史的分析,

指出苏格拉底突出地强调个人内心理智的确信,违反了当时的风译者后记

俗、伦理或宗教,其被处死实有其必然性。对苏格拉底用来教导道

德的辩证法,黑格尔亦有着重的论述。

黑格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的阐述,曾用了很长的篇

幅,很多的力量。他特别强调评述柏拉图辩证法的消极一面,亦即

使个别的、特殊的东西解体的一面。在论述柏拉图的逻辑学时,他

集中阐述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的辩证法思想;在论述柏拉图的自

然哲学时,他特别注重柏拉图的“蒂迈欧”篇。关于柏拉图的精神

哲学,他着重阐述“国家”篇和“菲利布”篇中的思想。他指出柏拉

图的理想国的缺点固然一方面在于不很现实,但另一方面也在于

不够理想,因为真正的理想性是与现实性统一的。关于柏拉图

叙拉古城邦制定宪法一事,黑格尔批评说,宪法是时代的产物,意

思是说,凭哲学家空想出来的宪法是不会起现实作用的。

黑格尔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评价高于柏拉图。他说:“在他的真

408

正的思辨里面,亚里士多德是和柏拉图一样深刻的,而且比他〔指

柏拉图〕发展得更远、更自觉;对立也获得了更高的明确性。”黑格

尔对亚里士多德的思辨和辩证法给予这样高的评价,这与列宁强

亚里士多德的“客观逻辑”,并称“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是寻求、

探索,它接近于黑格尔的逻辑学”(“哲学笔记”)的话,意思基本上

是相同的。不过黑格尔在论述亚里士多德时,一贯地抹杀他的唯

物论方面的特征,尽量把他解释成一个客观唯心论者。从他以亚

里士多德的继承者和完成者自许这一点看来,这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黑格尔这种企图把哲学史解释成唯心论发展史的手法,列宁

在他的“哲学笔记”中曾作了着重而尖锐的批判。

在叙述亚里士多德的生平时,黑格尔特别着重指出亚里士多译者后记

德的教育对亚历山大的影响,以及两人间的师生情谊。这些材料

是别的西方哲学史著作中所没有的。他的目的在于表明思辨哲学

对实际政治的影响。在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时,

他指出柏拉图的理念虽是具体的,但与亚里士多德的理念(形式)

比较起来,却缺乏能动性、生命、主观性以及理念各环节的规定。

他对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可能性和现实性两个范畴作了较详的阐

述。关于认识问题,他指出亚里士多德是最注重经验的,也是最思

辨的,经验与思辨有很好的结合。黑格尔用很长的篇幅论述亚里

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强调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中注重内在运动、

“隐德来希”和目的论、必然性。实质上这都是指客观辩证法,是研

究自然辩证法可以参考的重要材料。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精神哲

学,黑格尔特别叙述了身体与灵魂的关系,尤其着重阐述理性灵

魂,以及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最后他才叙述亚里士

多德的逻辑学。他认为形式逻辑没有内容,它的内容是由外面给

予的。他一再强调形式逻辑的“认识的方式仅仅有主观的意义;其

判断、推论也不是事物本身的判断、推论”,“只是具有理智的主观

形式,物自体还是一种与它们不同的东西。”黑格尔关于亚里士多

德逻辑学的论述,可以供研究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关系时参考。

本卷的翻译工作是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组织

的。智者派哲学部分是王维诚从英译本转译,由王太庆根据德文

原本整理出来的。苏格拉底哲学部分是由黄栅森、王太庆合译的。

苏格拉底学派三家是颜健从英译本转译,由王太庆根据德文原

本整理出来的。柏拉图部分是贺麟译的,亚里士多德部分是方书

409译者后记

春译的。全书各章均曾经宗白华校阅一遍。贺麟、方书春、王太庆

除自己所译的部分以外,并曾校阅了其他同志的全部译稿。专名

索引是王太庆指导两位资料员编制的。最后编排整理主要由王太

庆负责。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另外:【超人书单】史上最全哲学书单与学习资源
(0)

相关推荐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古代哲学-第四章 赫拉克利特-在线阅读

    第四章 赫拉克利特 ⽬前对待希腊⼈通常有两种相反的态度。⼀种是⾃⽂艺复兴以来 直到最近时期事实上是普遍的态度,即带着⼏乎是迷信的崇拜来观察 希腊⼈,把他们看成是⼀切最美好的事物的创造者,具有超⼈的天 才,不是近代⼈所能期望与之匹敌的。另⼀种态度是被科学的胜利与 对于进步的⼀种乐观主义的信仰所激发的,即把古⼈的权威认为是⼀ 种重担,并且认为现在最好是把希腊⼈对…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344
  • 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在线阅读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贝格(今俄罗 斯加里宁格勒)的一个马鞍匠家庭,父母是路德宗敬虔派的忠实信徒。他从小 在教会学校受教育,16岁进入哥尼斯贝格大学神学院,毕业后当了9年的家庭 教师。从1755年开始,他在哥尼斯贝格大学哲学系作了多年的编外讲师,直至 1770年晋升为教授。人们常说,康德的生平就…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882
  • 尼采-《瞧,这个人》-偶像的黄昏-在线阅读

    偶像的黄 昏 354 怎样用锤子进行哲思 一 这本著作还不到150页,语调明快而具有灾难性,一个狞笑的 恶魔①——,一部短短几天里写成的作品,短到可以不计天数了; 不过,这本著作却是书中特例:它最富于实质内容,最卓然独立,最 具颠覆性,——凶恶莫过于它了。如若有人想简约了解在我之前 一切是如何头足倒置的,他就可以从这本著作开始。扉页上所讲 的偶像,径直就是以…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434
  • 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导论-在线阅读

    导 论 为什么要研究哲学?一个简单的回答是:我们之所以研究哲学,是因为 在我们随身携带的精神行装中,就已经包括了哲学——不管我们是不是已 经知道了这一点——所以,我们最好还是对它多一些了解! 为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悖论作为例子。有些人相信他们 不应该杀戮人类生命。但同时他们又相信他们应当保卫他们的国家。那么 当战争爆发时,他们该做什么呢?如果参军,…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365
  • 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原本第二卷-第八章-在线阅读

    一 赫剌克勒斯被送到诸神那里去之后,他的儿子们都逃避欧律斯透斯,跑到刻宇克斯那边去。但是在欧律斯透斯要求把他们交出来,以战争来威胁的时候,他们都怕了,离开特剌喀斯,逃过希腊去。他们被追赶着,来到雅典,在慈悲神的神坛前坐下,请求救助。雅典人不肯交出他们去,便对欧律斯透斯交战,杀了他的儿子阿勒克珊德洛斯、伊菲墨冬、欧律比俄斯、门托耳、珀里墨得斯。欧律斯透斯坐在车…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3日
    64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