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收藏!100篇文史哲高质量文章

  • 王阳明:如何过好这一生?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  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 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有 《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王阳明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尤其是他创立的&…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216
  • 现代人只追求财务自由却从未想过心灵自由

    南都:您翻译的尼采著作近期再版。如您在尼采译著系列总序里提到,这是一个物质浪漫取 代了精神浪漫的时代,人们拼命工作,追求物质享受、梦想财务自由,却从未考虑过心灵的 自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阅读尼采有什么意义? 周国平:读尼采本身就是对这样一种物质浪漫的质疑。人光有物质浪漫行吗?一个时代光是 物质浪漫占主流,这个对不对?青年人是…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284
  • 男女结合最重要的是什么? 文|杨绛

    文|杨绛 原题为《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 01. 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 抗战时期,生活艰难,从大小姐到老妈子,对我来说,角色变化而已,很自然, 并不感觉委屈。为什么,因为爱,出于对丈夫的爱。我爱丈夫,胜过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我与钱钟书是志同道合的夫妻。我们当初正是因为两人都酷爱文…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239
  • 真正拖垮你的,是“内耗思维”

    有时候,所谓的人生困境,不过是你胡思乱想,自我设置的枷锁。 患得患失,会举步难行;过分在意,注定心力交瘁。 这种内耗的感觉就如同总有两个小人在内心打架,每天什么也没做,却身心疲 惫。 轻装上阵,从拒绝这三种内耗开始。 01. 精神内耗 有这样一个深刻的故事。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总认为生活会出现乱子,所以他出门 时,即使是…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216
  • 短视频是否改变了我们的思考方式?

    作者 | 寻空2009 短视频日益成为当代人消磨时间甚至获取信息的最重要工具。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去 年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人均单日刷110分钟短视频。 这个数字让我感到有点不安,如果一个人把这个时间拿来读书,一年至少可以读几十本书, 如果拿来看电影,一年可以看300-400部电影,…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87
  • 终其一生,人都被各种制度囚禁

    作者丨卢梭 01. 我们都受益于这三种教育 我们生来柔弱,所以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无助,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愚顽,所以需要理 智。我们出生时所缺乏的一切,我们长大成人后所需要的一切,都来自教育的馈赠! 我们的这种教育,或是源自自然,或是源自人,或是源自事物。我们的身体与能力的内在发 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93
  • 罗素:一张治疗日常烦闷的方子

    作者「罗素 01. 动物只要不生病,有足够的食物,便快乐了。我们觉得人类也该如此,但在近代社会里并不 然,至少以大多数的情形而论。倘使你自己是不快乐的,那你大概会承认你并非一个例外的 人。倘使你是快乐的,那么试问你朋友中有几个跟你一样。当你把朋友检讨一番之后,你可 以学学观望气色的艺术;平常日子里你遇到的那些人的心境,你不妨去体…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218
  • 罗素:如果世界大战再次爆发,绝不可能有任何赢家

    战争不决定谁对了,只决定谁留下了。 ——罗素 当涅瓦河畔的炮声响起,列宁和他的布尔什维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这种目光掺杂着好奇和钦佩。 就像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一样,高尚的苏维埃理想,拥有 无穷的魅力。一时之间,国际上无论左派还是右派,几乎全都步调一致, 对苏维埃俄国给予了热情的颂赞。 令人尴尬的是,苏…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289
  • 罗素: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文 | 罗 素 工作应该被看作是幸福的源泉,还是不幸的源泉,尚是一个不能确定的问题。 确实有很多工作是非常单调沉闷的,工作太重也总是令人痛苦的。然而,在我看来,假使工 作在数量上并不过多的话,即使是单调的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比无所事事要好。 按照劳动的性质和劳动者的能力来说,工作确实可以分为各种不同层次,从仅仅是沉闷…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230
  • 美丽婚姻里的7个致命谎言

    作者丨霍妮 来自《婚姻心理学》 对于许多踏入婚姻殿堂的两性来说,总觉得只要学会更敏感地与自己的伴侣沟通, 就能挽救婚姻,这个观念可能是对幸福婚姻的最普遍的误解,但它并不是唯一的。 研究发现,关于婚姻的许多谬论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对婚姻还有潜在的破坏作用, 因为这些谬论会把夫妻引到错误的或者是更糟糕的道路上去。更令人难以置信的  &…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9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