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下面我们讲第一章,就是古希腊罗马哲学的第一章的第二个小问题,也就是古希腊哲学发展的梗概。
我昨天呢,我给大家讲了一下古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我们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希腊城邦制度以及这样一种普遍的立法原则。就是从这里面产生出一种普遍性的东西。这种普遍性的东西呢,可以说导致了人们对现象背后、感性的生活背后的一些像命运这一类的一般性、必然性、普遍性的东西的关注。由此而来,有了一种形而上的倾向,导致希腊后来成为了一个哲学的民族。产生了我们今天要讲的希腊哲学。
那么今天呢,我们接着把希腊早期最早的这个,就是整个希腊时代,这个哲学发展的几个阶段,大体上先给大家做一个介绍,然后我们就开始进入到最早的四大学派,然后一个哲学家一个哲学家给大家讲解。
那么我们说古希腊整个哲学,它的经历的时间,如果从这个所谓的哲学之父泰勒斯那个时候算起,公元前七世纪,到后来希腊哲学走向衰落,到了希腊化时期。希腊化的末期,我们可以说那差不多将近有六七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要是算到罗马,如果把古希腊罗马哲学连在一块的话,到公元后三世纪、四世纪,新柏拉图主义,那就是有一千多年的时间。
那么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面呢。可以说把希腊哲学分为三个阶段,他这个早期发展的时候,那个时候可以说是水平比较低的,是一个起步期。然后后来呢,它逐渐逐渐就达到了这个他的这个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然后到最后,再盛极而衰走向衰弱。因此呢,大体上可以把希腊哲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呢,我们就说啊,是最初的自然哲学。这个时候,人们面对大自然、面对社会、面对人生,大家开始追问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所谓的本源问题,希腊哲学最初是从这个问题开始。
那么当然在追问本源问题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不同的人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边,以及自己不同的一种思想经历,所以大家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一开始就表现出一种分歧。
然后我们之前谈到说哲学的一些终极问题是无定论的,这一点从希腊哲学最初产生的时候我们就看得非常清楚。我们说希腊哲学就分成了至少是两个,应该说还是比较经纬分明的两个阵营。这两个阵营通常按照我们过去的一般的说法,过去我们喜欢穿靴带帽啊,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或者说他们具有跟我们后世所说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比较相近的一些特点,因此我们分别把它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事实上呢,按照我们的西方哲学史的讲法呢,我们一般不太喜欢把一个近代的概念套到古代的哲学上,因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这些概念它都是近代的概念。那么把一个近代的哲学概念,套到古代、古希腊的时代,显然有一点张冠李戴,所以我们还是倾向于用他们本身的一些特质,来给他们起一个名称。
因此呢,在我们西方哲学史里,我们实际上是把它们称为叫【自然哲学】和一种【形而上学的源端】。那关于形而上学这个词到底什么意思,我们会在讲解到早期希腊哲学的第二大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时候,我们会顺应的给大家介绍这个概念。
尽管我们可以说形而上学这个词出现的比较晚,是在亚里士多德之后。亚里士多德的一些传人们,在整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的时候,在把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分门别类、分成不同的这个著作加以这个整理边赚的时候开始出现了这概念。但这个概念呢它所指的那个内容,他所具有的这个内涵,在这个概念、这个名称还没有出来以前,已经在希腊哲学中我们已经看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说在早期希腊哲学中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形而上学的源端。那个时候我们固然不能把它直接叫形而上学,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源端。
而自然哲学相对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也比较感性化的一个哲学学派。他研究的是自然界,或者是他企图用一种自然物质来说明万物的本源。就这一点来说,这个所谓的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倒是有一点像我们今天比较熟悉的自然科学,和我们今天自然科学非常相似。这一点。所以我们呃讲希腊早期的这两个派别。其中自然哲学这一派,我们比较更好理解,更容易懂。因为这一块跟我们从小受到的科学的教育、我们形成的科学素质有关,因为我们都是在一种科学的氛围中间长大的啊。那么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他们虽然水平比较低,虽然整个形态比较粗糙,但是他们探讨的问题跟我们今天关注的这个自然界的问题、科学的问题比较相近,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它们的概念。
但是我们说,另外一派呢,就是过去把它称为叫唯心主义的,而我们把它叫做形而上学的源端的,这一块相对来说它就不是太好理解。但是呢,他其实哲学味道可能更加浓郁。
所以我们说,前一派科学的味道比较浓郁,后一派的哲学闻到比较浓郁。
当然。在古希腊的时候呢,科学、哲学甚至宗教,这三者是很难严格区分的。有时候一些大的哲学家本身它也是一个著名的科学家,当然是就那个时代的科学家,啊也是以某些科学思想的这个最早的提出者、创立者。有时候还可以看到这样的哲学家,他既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同时又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同时还是一个神秘主义宗教的创始人。比如说像米拉格拉斯。因此我们说在古希腊的时候,这三者是很难完全干,因为那个时候人类所掌握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互相之间是通的。
正是由于这样了,所以我们在看到第一个阶段发展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很清楚的问题,就是说那个时候大家面对自然界,当然也面对人生、面对社会,大家都在关注这个万物的本源是什么。但是大家可能对万物的本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由此就分出来两派。一派更多的是从某种自然形态、某种物质形态中去寻找万物。比如说水呀、火啊、土啊、气啊这一类的自然物质中去寻找万物本源。这一派我们往往把它叫自然哲学。还有一个呢,就有点走向背后了,就像我们昨天讲到,像希腊,像几乎同时代出现的悲剧一样,开始把眼光盯着那个悲剧主人公背后的那个不出场的命运。是吧因为命运才是最后决定一切的。但是命运本身不是个角色,在悲剧舞台上并没有一个角色名字叫命运啊。尽管有时候在希腊神话里边。命运也表现为所谓的命运三女神啊、莫伊朗是吧啊这个莫伊拉是这个这个三女神啊三个女神的啊一个形象。但是呢这样一种有形的命运还并不完全能够等同于希腊悲剧来经常出现的那个无形的命运。在希腊悲剧里面,更多的情况下这个命运是不出场的,它是在一个背后的,就像一个高悬在故事角色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随时可能落下来,但是他本身确实无形。是吧,而整个希腊悲剧就是通过有形的剧情、通过有形的演员、通过有形的表演来烘托出那个无形的命运。
同样,我们说希腊另外一派哲学,就是我们说具有那种形而上学远端的那一派,他们的特点呢就相当于要把握这个背后的命运。他们就把眼光、把关注的焦点就由在场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有形的东西。比如说水火土气这些东西,转向了背后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东西。而这个无形的东西本身呢,又是通过思想的方式又把它定格,把它变成一种思想的游行。比如说像毕达哥拉斯学派提的数作为万物本源,这就和水说水火土就完全不是一个境界的东西了。是吧。那么至于他们的差异,我们具体讲到他的时候我们再来展开对吧。还有比如说像这个赫拉克勒斯谈到罗格斯,后来的巴门尼德的存在,以及柏拉图所说的理念,像这一类的东西,已经不是我们的肉眼可以看的见的,但是它仍然是我们的对象,是什么的对象?是思想的对象。所以这样一来就已经走向了背后,走下了个完全看不见的东西。
因此这一派,当然就跟前一排就完全不同了,它的寓意完全不同对吧,它的屈指完全是可以说是不同,由此就导致了两块。
当然由于我们说,早期希腊哲学这个自然界哲学阶段,这个时候我们说早期希腊哲学一共有四个学派,这四个学派可以分为我们来说两大阵营。这是我们传统所说的唯物主义和唯心。而按我们的说法,就是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之源端。是吧呃这两两个派别,所以呢我们和这两个阵营。我们可以看四大学派,他整个的变更,构成了我们的第一阶段的哲学自然哲学这个阶段。所以我们总的来说,把这一阶段叫自然哲学,实际上这并不是说这个阶段就完全是自然哲学。是吧。我们说呢这个阶段实际上除了自然哲学,出现了形而上学的缘段,而且有两派表现的很明显。而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说这一派虽然表面整个我们把它叫做自然哲学阶段,但是实际上它已经蕴含着最初的一些形而上学的一些萌芽。
所以就是到了这一阶段发展到最后呢,当四大学派纷纷上台亮相,纷纷表达了自表述了自己的思想以后,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批人,这批人让我们把它叫做古希腊时代的后现代主义者。
为什么这样叫他们呢?因为他们呢好像主要是来从事一些解构工作的。事实上呢,当这个四大学派纷纷对本源问题表述了完全不同的观点,甚至是针锋相对的观点以后,很可能就会出现这样一批人。这批人是具有大彻大悟的这样一种智慧的,也就是他们看到了前面那么多的聪明才智、那么多的了不起的哲学家们,他们对同一个问题却有完全不同的答案,于是他们就走向了一种彻底的顿悟,是吧,一种彻底的醒悟。也就是他们发现,看来可能问题不在于客观对象本身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而在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于是他就把这样一个客观问题转变为一个主观问题。
是吧比如说,有人说水火土气是本原,有人说数、什么罗克斯是本源是吧。那么大家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在场的,有的说是背后的不出场的。那么这样一种分歧这恰恰说明什么呢,恰恰不就是说明了这个问题本身是见人见智的。是吧。
于是到底客观本源是什么样的,已经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是什么样的,你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于是你就看到了什么样的本源。所以这样一来就把一个客观的问题,变成了一个主观的问题。而这些人呢,就叫智者。
也就是说他把这样一种关于客观本源的问题,最后化解为实际上是我们的一个主观感觉或者是一种逻辑论证的问题。所以就用这样一种,我们说是一种 彻底醒悟的一种主观意识、一种自我意识,来化解了这种所谓纯粹的、客观的本源。于是本源就变成阴影而已,于是人就成为万物的尺度。
是吧就这样这个阶段,最后,第一阶段的最后就出现了这样一些解构主义。而这些解构主义者最后告诉我们一点呢,就是无所谓,所谓的客观本源是个什么东西。那么本源是什么问题的答案,就是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这样一来,当然我们说如果走到这一步,实际上呢,早先的四大学派的那种寻求本源的,现在都付水东流了。那就白费是吧。
而这样一种做法。当然也不能让那些具有呃强烈的求知欲,那个具有那种这个强烈的追求智慧的,这样一些人挺敏感的嘛,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一种答案总是令人失望的。啊如果我们说最后是因人而异,见仁见智,那我们就没有必要探讨客观本身的一个真理。这样的智者们,这样一个观点固然是非常高明的,但是它也激起了另外一些人对吧,于是呢就出现了第二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这个时候人们呢经过智者的解构以后,人们就进一步啊,要重新把已经被解构掉的早期的自然哲学,或者形而上学的远端把它重建起来。
于是就有了一个更高的水平,他的这样。
比如说坚持自然哲学的。在第二个阶段,一些接续早期自然哲学的人。他们就走向了一种更精密的一种物质结构。啊呃就从这个过去寻找某一种自然的物质,水、火、土、气,就走向了这种物质赖以建立的那个更基本的一些结果,走向了所谓的种子,走向了四根、走向了原子。是吧,走向了更细腻的东西,而且从一种啊我们可以说是一种,怎么说呢是一种时间上的一种追溯,就是说最初是时间,万物是从哪个东西里面来的,这种时间上的追溯,最后走向了一种空间上的一种还原。是吧啊也就是说寻找它最小的结构式。万事万物都是有什么东西是最小的什么微粒,是寻找他的一个element,寻找它的一个元素,走向这样一个,这个阶段当然就科学味道就更浓、也更精密了,是吧,啊所以这样一来,我们说就把自然哲学在更高的水平加以继续,加以发展,加以继承了。
那么同样呢,在形而上学这一边呢,也是的这个时候就开始形而上就逐渐明朗化。所以我们把第二阶段叫做自然哲学转向形而上学的阶段。
这个转向阶段呢,就是说他这个不仅是说,我们说这个即使我们刚才讲自然哲学这一边,也已经开始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了一些形而上的味道。是吧当他们已经把眼光从看得见的水火土气,走向了认为是构成了水、火、土、气以及万事万物的最基本的那些微粒的东西时候,那些微粒实际上已经不是我们可以看出的了。比如说所谓的种子、原子这样,对吧,它已经不是我们可以看到,但是它虽然不是我们可以看到的东西,但是它仍然是我们可以想象的、我们可以用理性来加以分析的,是吧。也就是我们说任何东西都是由这些微粒构成,而这些微粒在某种上就超出了形了。所以就这一点来说,它也具有一种形而上的特性。
当然更重要的是另外一派的那些继承者们,就是我们说早期古代,这个形而上学的远端那些那一派的继承者们。这一块的继承者们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呢,他们的特点就走向了一种更加这个精密的、更加精确的、抽象的概念。比如说像这个苏格拉底,就开始寻找这个概念本身,寻找定义本身,是吧,寻找关于任何一个概念它本身这个定义。就是我们说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本身,我们要问它是什么,对他本身的追问是吧,而这样一种追问,实际上就已经把握到事物的这个本质。
当我们大家知道,我们当我们说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这个东西我们首先得给他一个定义,是吧。当我们说比如我们说图形的时候,我们说圆也是一种图形、方也是一种图形,三角形也是一种图形。但是问题我们首先得知道图形是什么,我们得给图形一个定义。
是吧,当我们谈到美德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勇敢是一种美德,是吧,善良是一种美德、仁慈是一种美德等等。但是我们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美德。
是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就已经开始寻找一个概念的本身的一种界定、一种定义了。
而到柏拉图就进一步把这个东西叫做概念,啊就变成了一个概念。一个Idea。
而概念实际上当我们说一个概念的时候,这个概念本身它的定义是我们事先已经彼此知道的,啊否则的话我说一个概念,大家不明白什么意思。啊当我说到图形这个概念的时候,同学们懂的是什么东西,对吧那当我说到美德的时候,大家也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当我说人说马,所有这一类概念大家都明白这里边是什么。是吧事实上当我们用概念的方式来表述我们思想的时候,实际上这个概念的内涵是这个概念的本身最根本的东西。好吧否则的话,一个没有内涵的概念,我们谁也听不懂他是什么东西。
但是所以柏拉图已经开始关注。是吧那么这两派我们可以说一派就后来走向了更加精密的物质结构,而另外一派呢就走向了更加具有抽象性的,而且同时呢具有精确的、概括性的这样一种概念的定义,概念的这个内涵。
好,这样一来,实际上就又进一步的显示出来他们之间的一个分数。所以呢到了这一派的最后,出现了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呢就是一个综合,啊就是对这两种观点的综合、一个更高水平的综合。
啊当然我现在讲的是比较笼统的,啊是比较这个概括的。我们后头会远一点,我们没有。后面的课程我们一个一个人来讲,然后仔细来讲,我们就会把这个详细的再重复一次。
啊那么我们说到亚里士多德的时候,他就要把这两端呢,把这对立的两端把它综合起来,啊把它综合起来啊。那么这对比呢,那可以到亚里士多德,那就表现为在亚里士多德这个四因说里边,就分别表现为一个是侧重于质料方面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就表现为形式方面的东西。
质料方面就是,任何事物它都需要有东西构成,这是质料。对吧,但是形式方面呢,就是说,呃尽管这些东西可以构成一个事物,但是这个东西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构成一个事物,这才是关键。是吧比如说我们说人固然是由细胞构成,但是细胞以什么样的一种组织方式才能构成人,这是另外一回事。不是说一堆细胞就等于人了,对吧因为狗也是细胞构成,猫也是个细胞构成。
是吧所以就这一点来说,那么这个细胞以什么样的形式来构成什么样的东西,这一点可能有时候甚至比它是由什么质料构成更加重要。啊所以在亚里士多德那,他要把这两个方面综合一下,这样就形成了,是吧亚里士多德哲学,最后可以说是百川归海,最后两块对立的观点全部给包容进去了,最后形成一个博大精深的、亚里士多德哲学。可以说,到亚里士多德哲学这个地方,希腊哲学发展到一个顶峰。
而后来我们就按照一个很自然的道理,盛极而衰。啊所以到亚里士多德以后,希腊哲学就开始盛极而衰,开始走向衰落。
这个时候呢我们就开始进入到哲学的里程。他哲学第三个阶段对吧,这个阶段就是伦理学与人生哲学。
啊这个时代呢,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啊这个时候啊出现了一些哲学学派啊,是跟那个时代是相关的。啊因为亚里士多德在那个时代,其他城邦已经岌岌可危了。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个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他培养了一个最伟大的学生,这个学生就是亚历山大。啊亚历山大呢,最后在他父亲的这个基础之上,最后完成了对整个希腊城邦的统一。然后在结束了希腊城邦的命运之后,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亚历山大帝国。啊那么这个帝国呢接着向东扩张,建立了广阔的版图。而在这个基础之上,城邦不复存在了。
而过去以城邦为基础、以城邦为一种普遍立法原则和自由精神作为根基的希腊哲学,也就很难再进一步发展。好,因为它的根基已经没有了。
所以正是这样了,到亚历山大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以后啊,开始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以后,以及他死了以后,他的帝国被分为三个王国以后,这个时候,希腊就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叫做希腊化时代。啊希腊城邦不存在了,出现了一个希腊化时代,就是说希腊文化向东方扩展。同时呢表现为三个王国,一个叫马其顿王国,一个叫托勒密王国,一个叫塞洛希王果。
是吧那么这三个王国呢,他们的地方已经大大超出了希腊,但是他们已经丧失了当年城邦存在时候的那种自由精神。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希腊哲学在这个时代产生的哲学,他们关注的问题就不一样。啊他们就不像城邦时代那种自由的心灵,面对无穷浩淼的宇宙和社会,以及人生的时候,他们关注的就是本原的问题。但是到了这个时代,人们已经对本源不感兴趣了。这个时代人们关注就是说在这么一个大的世界,而且是一个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人怎么样能活得幸福?(这就像我们以前,老一辈人们满脑子都是想着怎么为国家做贡献,而我们这一代,就想着自己怎么生活的更幸福。)
于是幸福的问题就取代了本源的问题,成为希腊化时期哲学思考的首要问题。
而这个时候呢,在这种背景下,当然伦理学就取代了本体论,是吧,啊,取代了这个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而成为最主要的时髦的哲学形态。
啊而这种伦理学,或者人生哲学啊,当时出现了,主要是三个流派,一个叫伊壁鸠鲁主义,一个叫斯多葛主义,还有一个叫怀疑主义。
这三个流派呢,尽管他们各自的观点不一样,甚至是直接对立的。比如说伊壁鸠鲁主义和斯多葛主义就形成了历史上两派相对针锋相对的学派。
但是呢,他们有一点是一样,诚如黑格尔说的,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对世界漠不关心,他们都不感兴趣了对世界。他们对本源问题、对神的问题他们都不感兴趣,他们只关注人如何能获得幸福。呃当然获得幸福的方式是不一样的,由此就导致了这些学派之间的区别。
所以呢,到了这一块发展到最后的阶段,就出现了一种悲观主义,或者是放荡形态,随波逐流,是吧,或者是啊,这个顺应自然、服从命令。啊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么我们可以说整个哲学实际上,就由引导人们追求真理的火炬,变成了跟在生存斗争背后,救死扶伤的救护车。
这个时候哲学已经没有引导这个人的前进这样一种作用。仅仅是抚慰我们的无望的心灵。所以在这个时候,实际上对现实世界这样一种极度的消极、这种悲观,最后就导致了对另外一个世界的期望。正是因为此生的一种悲观、一种绝望,就导致了另外一种世界的希望。
而这个时候,刚好了一个新的东西在希腊、罗马世界刚开始传播。啊所以这样呢,这个希腊化晚期这个哲学,进到罗马时代的,这样一种悲观诗意的哲学,自然而然就很容易和后来啊,把希望建立在另外一个世界上的基督教哲学,这个相互合流了是吧?
于是这样希腊、罗马哲学就到此结束,而我们开始下一阶段就是基督教哲学。
啊所以这就是我们讲的这个希腊最发展的一个大概一个梗概,啊我们这一点呢我们先讲。
开始讲解
下面呢我们就开始进入第二节了啊,我们就按照这个自然的顺序、历史意识的顺序,我们就开始来讲解这样一些希腊哲学。
我刚才说了,我们说首先我们讲第一个阶段是吧就是早期的自然哲学。当然这里边已经包含了形而上学的原段,啊那么这个早期这个自然哲学或者包括形而上学的远端,那一共是四大学派。
而这四大学派,在我们上一次课里边给大家看地图时候,我们已经给大家看过了对吧。
我们说早期的希腊的四大学派,没有一个学派是在希腊本土。
有两个是在小亚细亚的艾奥里亚地区,呃就是今天的土耳其的这个小亚细亚,靠近爱琴海的地区。还有两个学派呢是在南意大利,啊吧,也不在希腊本土。
因此我们说这四大学派其实严格地说了都不在希腊本土,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仍然是最早的希腊哲学。
于是呢,我们下面呢,就分别啊把这四大学派按照历史顺序来讲,也是逻辑的顺序来讲。
米利都学派、比达克拉斯学派、艾菲斯学派和埃里亚学派,是吧啊我们是把它分因为我们是把它分成了两,我们说两个阵营嘛啊,相对而言这四大学派啊,两个处在东方的学派,他们更多的具有一种自然哲学的味道。往往这两派被称为叫唯物主义。这是东派,这两派分别是叫米都学派和埃菲斯学派,他们是在东边,我们之前就给大家看的就是叫小亚细亚海底这个爱奥尼亚地区。
而相对而言呢,两个靠西边的两个学派,就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埃利亚学派。这两派呢,相对而言,过去我们往往把它叫做唯心主义。他们呢,更多的具有一种形而上学的源端。啊最早的形而上学一种原端、一种萌芽,是吧、一种端倪,这样一些特点比较明显。
那么不管是哪一派,我们可以说最初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都跟希腊神话、希腊宗教 有这么一些联系。因为最初希腊人就是生息在神话或者宗教的这样一种空气之中、氛围之中。
好,那么著名的这个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他是公元前六到五世纪的人,他作为历史之父啊他写了一本书,这本书名字就叫History,就是历史是吧,所以历史就是由他而得名的。
那么他在这本书里面他就这样写道,他是公元前六到五世纪的那个时候,也刚好是希腊哲学开始兴盛的时代是吧。
那么他写到了,他说这个,我们呢,他认为我们就是生活在荷马和荷西和德的气息之中。
而河马、河西河德是什么人呢?大家都知道河马是著名的游饮诗人,是吧,是公元前九世纪希腊的一个游饮诗人,它通过游饮传唱创作两部著名的史诗,一部叫做《伊利亚特》,一部叫做《奥德修记》。
同样呢,还有一位呢叫荷西韦德,可能感觉对他不太熟悉对吧,这个人呢也是一个游饮诗人。他也通过游饮传唱,唱出了一部《神谱》。
那么这两个人,他们都是游饮诗人了。最后通过油烟传唱世代相传,传下来的这样一些东西,对后世的希腊的影响非常深远。
所以希腊哲学、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他自己就明确说,说我们就是生息在荷马和荷西厄德的气息之中,是吧也就是我们从小就是听着荷马、荷西厄德的这些传说,这些史诗、这些神谱。我们开始成人,开始长大,开始受到最早的教养。
这一点呢我觉得其实就像我们今天很好理解,我们的同学们从小是在什么样的一种气息中间长大的,我们可以说是在牛顿的气息中长大的。是在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一种气息,也就是说是在科学的这样一种气息里面长大的。
是吧从小是听着科学的这样一些故事长大的。我们从小受的科学训练,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小学、中学、大学是吧,呃高中。我们一直都是在不断在参加各种各样的这个学习啊,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啊,然后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所以我们从小是受科学氛围熏陶的。
但希腊人不是这样,那个时候他没有科学,或者说没有成型的科学,是吧所以他们从小就是听着神话传说长大的,神话传说之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科学之与我们的关系一样。
正是这样,所以他们生活在这个气息之间。也正是这样的。
我们在讲希腊四大哲学学派的时候啊,我们还要追溯一个哲学的史前史。
就哲学它这个历史前面还有个历史叫史前史,是吧,也就哲学最早的哲学思想它怎么来的?
而我们追求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一定要回到神话的故事中去。我们只能找到神化,没有更早的形态了。任何一个民族最早的文化形态就是神话。啊所以我们要追溯希腊哲学、它产生的根据、它产生产生的背景中,我们一定要到希腊神话里边去。
所以说、就得在这样一些伊利亚特、奥德修继、神谱,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不知名的一些诗人啊,他们在这个、这几部主要的史诗 和 这个神谱的 这个基础之上做了一些补充的,啊这样一些片段的一些小的史诗。往往我们把它叫做 系统叙事诗。啊在这样的一些基础上去寻找希腊哲学产生的思想背景。
好,那么下面呢我们呢,就可以说把这两派分为啊一个是自然主义,一个是形而上学,或者严格的说是形而上学的原段,是吧是最早。形而上学萌芽,因为那个时候还是模模糊糊的,还不是很清楚的,是吧?
而这两派呢可以说啊他们的区别虽然我们刚才说一个是东边,一个是西边,这是很明显,这是地理环境啊。啊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方法。
自然哲学呢更多侧重于啊是一种还原的方法,他们要寻找万物为源,他们就开始进行还原。
啊当然这种还原了也有两种不同的还原。一种呢更原始、更古老的,就是时间上。啊我们要追溯万物从哪来,我们就说它最初是从什么里边变过来。
啊这个本源嘛,本来就有这个意思啊。arch这个啊这个意思啊,大家知道今天在英语里面做个前缀啊,它就是指最基本的、最初的,是吧,哎啊或者叫archise,它就是代表这个考古的、最初的、源端的嘛对吧,就最初的,是从考古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呢,那么我们就这样一个过程啊,我们可以说他就是追溯万物本源,是从时间上还原,好吧这是一种,乃至于我们可以看到最早的是来自于。他们说万物的本源是水、是气、是火等等,他们实际上是把这些东西当作是世界最初的开端。所有人都从这里来,啊这种对吧是时间上。
当然还有一种叫空间上的还原了,那个水平就比较高一点。空间还原就不再追溯万物最初是从什么东西里面来的,而是在追问万物最后都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
是吧从空间上把它切割,这个就不用追溯它的这个发生学的意义了,是吧不用追溯它最初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可能永远搞不清。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说,把所有的物质都分解为最小的一些微粒,是吧。比如说我们今天自然科学做的,把它分解为一个最小的一些原子啊,是吧这个还有更小的是中子啊,甚至这个基本粒子啊,是吧啊这样一些这个我们说最小的一些物质形态,然后说所有的物质都是它构成的。这样一种做法也是一种还原,但是这种还原我们就叫空间还原。
这但是不管是时间上还原,还是空间上还原,它都是一种还原。就这一点来说,这种做法、这种方法比较接近我们所说的自然科学的方法,是吧,就成如我们今天追问,世界最初哪里来的,我们提出来宇宙大爆炸理论。一百三十亿年前,宇宙经历了一个大爆炸对吧,从一个最基本的、这个极小极小,但是质量极大的一个原始物质中,从一次爆炸了,然后逐渐膨胀膨胀膨胀到今天这个这个宇宙。
啊这是我们的一种追溯。他最早的时间上的开端就是寻找一个Begingning,是吧还是好。
同样的我们也有微观物理学,追问世界最小的微粒是什么是吧,就把它切割切割切割到最后,我们找最小的那个东西啊,现在我们已经切割到基本粒子。是吧,啊也许将来还可以再往下,啊但是这个问题我们我们不好妄下结论的,对吧。因为到了这个微观世界有很多问题和宏观世界一样它的物理规律一样。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不见得说我们可以想象一分为二,永远可以再切再除二。那有些到了一定的层次上,它不是个简单除二的问题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呢,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种做法就是一种空间上的还原、寻找最小的规定。
啊所以这两种做法呢我们说我们都很熟悉,因此我们说还原的做法比较简单。
而形而上学的远端那一派呢就不一样了。这一排它的特点就不是还原,而是抽象。啊所谓抽象是什么意思呢?抽象就是把那种看得见的、那种表象的、那种现象的形态,把它去掉、而把握到它背后那个看不见的东西,这就叫抽象。
所以抽象就不能通过这个,我们的感官去解决,必须要通过我们抽象的思想才能理解。
对吧,也就是说我们大家都是人,啊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对吧,我们的年龄、我们的性别、我们的身高、体重、我们的形状、形态是吧,我们的形象都不一样。啊那么但是呢这并不妨碍我们都是人。
那么这个人呢是把我们所有的这种诸相、所有的殊相啊,都去掉以后,找出一个共向性,我们给他下个定义叫 人。就是我们所有的这些人,尽管都不一样,但是我们都有某种共同的东西。
也正是这种共同的东西 使得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人,是吧,而这个共同的东西又是什么?
那是不可能经过还原来找到的,那只能经过抽象。
对吧你把人无论是把它还到猴子、还到这个三叶虫,还是把它切割成很多细胞蛋白质,你也不能找出它的一些共同的一些本性、共同的特性。是吧那么这个共同点,一定是要把他的这种表象给去掉以后,通过思想来把它抽出来。
比如说我们可以给人下个定义,是吧这个定义我们就会说。我们说人是比如说我们说,按照现在比较啊。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说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或者我们在说一种更精确一点的,就 人是可以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这个理性动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吧?这样就是对人定义就是你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你只要符合这个定义,你就是个人。
是吧,就这一点来说,我们说,这个东西你是不可能把它还原还出来的,你必须要靠抽象,就是把人的千差百异的那些外在的东西全部去掉,然后找出他之为人,他之所以为人的那些共同的根据。这个定义就是一个抽象。
而我们说形而上学就是讨论这些抽象的东西,它注重是背后,它注重的不是说万物都是由什么构成的,或者万物最初是从什么里面来的,它注重的不是这个问题。他注重的是一个事物之为一个事物它的根据是什么,或者说这个事物之为这个事物的形式,用古希腊的话来说叫形式。这个形式跟我们现在对形式的理解不一样,是吧。古希腊的形式就是指本质规定性,啊就是一个事物之为一个事物的规定性是什么。它的本质规定性就叫形式对吧。一物之为一物的,他的那种规定性就是他的形式。所以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啊,就是本质。因此我们可以说这就是我们说这两派完全不同。